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日,走进博白县小兵农场火龙果种植基地,宛如走进了别样花园,一排排璀璨的明灯,上万盏灯火宛如满天繁星,龙果种植地开满的簇簇火龙果花,在灯光的照耀下十分艳丽。

“今年火龙果长势怎么样?有没有技术人员下来指导?”“现在经常有技术人员过来帮忙,经过他们指导后,我们栽种的火龙果开花率提升了,丰收在望……”近日,博白县纪检监察干部到火龙果种植基地向种植户了解职能部门履职情况。

此前,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日常监督中发现,小兵农场火龙果种植基地由于缺乏技术指导,火龙果结实率低,产业发展陷入困境,随即联合镇纪委约谈提醒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督促落实整改。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随即改进工作作风,主动履职,为群众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现在技术人员经常来种植基地,手把手地教我们怎样栽培管护火龙果,工作人员也很详细耐心地给我们宣传有关产业发展政策,目前我们基地扩种火龙果达到400多亩。”小兵农场火龙果种植基地负责人林宝青高兴地对正在开展回访监督检查的纪检监察干部说,有了技术支撑和政策支持,产业发展会越来越好。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该县纪委监委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优势,整合县镇村三级监督力量,成立监督检查组,常态化深入村(社区)一线,紧盯火龙果、菠萝蜜、柠檬等特色产业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和明察暗访。通过监督检查,发现不少村在产业种植方面均存在缺乏栽培、管护技术等问题。为疏通特色产业发展的“堵点”,该县纪委监委将问题反馈至相关职能部门,督促其切实履行行业主管部门职责,推动系统整改。在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相关职能部门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派出农技人员经常性地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不仅及时解决了各村特色种植项目栽培、管护技术缺乏的问题,还指导各村级合作社健全完善产业利益联结、土地流转、后期管护等方面的制度及协议,及时堵塞漏洞,形成“督查——整改——完善”的闭合式链条。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县实施县镇村三级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监督160余次,发现并监督整改问题20多个,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邓抒华 杨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