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1402年,46岁的方孝孺受到永乐帝朱棣的处决令,命丧十族。在行刑现场,官员将837名被指定的家族成员一个个带到方孝孺面前,然后就地处决。令人惊奇的是,没有一个人在临死前向方孝孺求情,希望他向朱棣求情,以换取他们的生命。一个请求都没有,一个也没有。

朱棣起兵之前,姚广孝曾与他密谈:方孝孺的品德和为人处世都非常高尚,一旦殿下夺得胜利,他恐怕不会轻易归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我恳请殿下务必在那时施以宽恕。

如果将他杀害,将会绝了天下学者的希望。

朱棣当时满口答应,并随即开始了与侄子朱允炆的争斗,试图夺取天下。

事后证明姚广孝的预言是准确的,朱棣攻下南京后,方孝孺并没有效仿其他士大夫选择投降。

朱棣因此将方孝孺软禁起来,试图消磨他的斗志。

他计划将即将发布的登基诏书的起草工作交给方孝孺。

一方面是为了考验方孝孺的才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拉拢天下士人的心。

为此,朱棣特意找来了方孝孺的学生廖镛和廖铭,派他们亲自前往监狱劝说老师归附。

然而,他们的老师毫不示弱,反而痛斥了两位学生。两位学生灰头土脸地离开,朱棣也为此感到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登基日期临近,朱棣决定采取强硬手段。

在庄严喜庆的南京皇城,群臣纷纷上殿恭贺新皇登基,方孝孺也被强行带到大殿。

两名押送者硬拉着他,周围的人要么面无表情,要么匆忙低头。

朱棣远远地看到一团白色慢慢接近,走近一看,方孝孺竟是穿着麻布戴孝而来,这一身丧服让朱棣心头一紧。

还未等朱棣开口,跪地的方孝孺突然哭了起来,悲凄的哭声在朱棣听来简直像是在嘲笑他。

方孝孺痛哭了很久,没有任何停止的意愿。

朱棣忍不住心头一软,下令将他的丧服脱下,换上一身新的朝服。

接着,朱棣笑着对方孝孺说:“别这样,我知道你这段时间过得不好受,但我来自燕地,也希望像当年的周公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想学周公,可我问你,成王如今又在何处?你口口声声说要辅佐成王,可成王早已不在,你又欲辅佐谁?”

面对方孝孺的质问,朱棣早已有所准备,他答道成王早已在宫殿崩塌之际去世,我又何来辅佐之说?

方孝孺却不依不饶:“那为何不立成王的子嗣继位呢?”

“国家需要由成年的君主来治理。”

“那你可为何不立成王的弟弟呢?”方孝孺的一席话如晴天霹雳。

朱棣陷入了沉默。片刻之后,他勉强辩解道:“这是家事,先生无需过问。”

说罢,朱棣命人取来纸笔。“草拟诏书之事,还是劳烦先生了。”

方孝孺并未直接拒绝,毫不犹豫地接过笔,在纸上写下了四个大字:篡位之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是死,我也决不会写这样的诏书!”方孝孺一边狠狠地斥责朱棣,一边将毛笔抛在了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