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接受美国NBC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俄中关系处在历史最高水平。2023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召开年度记者会时表示,俄中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作为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是这样评价的: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走出了大国邻国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崭新道路,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

中俄两国自近代开始有所接触以来,中俄关系就成为国际关系中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而且不论彼此关系如何,中俄两国现在都已经是国际社会中有头有脸的大国,双方关系不仅对中俄两国自身的发展影响巨大,而且对国际格局,尤其对塑造和形成东亚地区的国际格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近现代中俄关系

俄罗斯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大约从公元9世纪从基辅(现乌克兰)起家,后来在13世纪中期被蒙古人占据和统治,大约从14世纪开始又在莫斯科附近形成了莫斯科公国并逐渐向四面八方扩张,向西向南扩张受阻后又转向东扩张,在17世纪中期碰到了处于鼎盛状态的中华帝国,于是俄罗斯正式成为中国的北方邻国。

1689年8月的《尼布楚条约》是中国人与欧洲国家签订的第一份近代国际法意义上的条约,根据这一条约,中俄双方划定了彼此的边界,俄罗斯人暂时停止了其向东和向南扩张的步伐,不过俄罗斯人也获得了在这一边界地区可以进行自由贸易的商业特权。大体上讲,中俄商贸关系是和平与平等的,两国之间频繁兴盛的正常贸易关系维持了大约17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世纪40年代之后,伴随着欧洲国家对东亚的殖民扩张,作为东方古老帝国的满清王朝急剧走向衰落。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开了西方列强通过条约割让中国领土及获得各种特权的先例,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西方国家纷纷谋求同满清王朝签订类似的条约。

通过1858年5月的《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11月的《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10月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1881年2月的《中俄伊犁条约》等条约,俄罗斯不但在中国获得了众多诸如租借地、领事裁判权、筑路权、最惠国待遇等各种特殊权益,还抢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俄罗斯还巧妙地利用了满清与近代殖民主义时代崛起的另一亚洲帝国日本之间的矛盾和战争,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获得了众多利益,直到最后把自己搭了进去,和同是“二房东”的日本在东北亚(1904年至1905年)展开了一场激烈地争夺战,结果俄罗斯战败,其影响力暂时退出了这一地区。

就在俄罗斯同日本之间爆发战争并且惨遭失败前后,俄罗斯国内也爆发了一场革命(即1905年的革命),这场革命虽未彻底推翻沙皇的统治,但却导致政局动荡,直至1917年11月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为了减轻由西方国家的干涉和封锁所造成的压力,苏联提出了联合被压迫民族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苏联既同当时中国的国民政府保持了比较好的关系,也对中国共产党的活动给予了直接的指导和支持。苏联会根据自己的利益选择对华政策,基本上是既承认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并与其保持比较正常稳定的关系,又通过各种公开或非公开的渠道同中国共产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最后击败日本法西斯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雅尔塔会议”上所谓维持蒙古现状,实际导致了蒙古的独立,以及苏联重新获得了对中国东北地区铁路和港口的控制权。1945年8月,苏联亦通过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获得众多利益,同时还为发展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共产党政权的关系作了必要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后中苏关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第二天苏联政府即致电表示承认并决定双方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与此同时还发出照会,宣布断绝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从此中苏关系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由于苏联同中国共产党之间长期的合作关系和两党相同的意识形态追求,以及当时已经开始的东西方冷战对峙,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们就已经基本决定了新政权的外交方针,所谓“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或者更具体而言就是在美苏冷战的状态下选择倒向苏联。

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和《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成了苏联的盟国,苏联不但承诺将逐渐放弃依据《雅尔塔协定》在中国所获得的一些权益。而且作为所谓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开始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援助,派遣大批各行各业的专家赴中国进行指导,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经济恢复和奠定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正因为中苏两国具有相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和共同安全利益,都将美国及其西方盟国视为主要敌人,所以在50年代初期并肩作战共同援助朝鲜在朝鲜半岛上同美国等西方国家进行了一场战争。然而,中苏关系好景不长,1953年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公开否定和清算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做法使得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大乱。

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提出向共产主义和平过渡的理论,并试图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缓和与改善关系,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坚持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认为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可能存在缓和与改善。随后,中苏两党之间的这一分歧不断扩大和深化,以至影响到了中苏两国的关系。1960年7月,苏联政府突然照会中国政府,宣布将撤走苏联在华专家和终止一系列双方正在或将要进行的科学技术合作项目,这一决定导致两国关系迅速恶化。

苏联政府对中国的内政和外交也开始进行指责,比如对中国政府当时提出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三面红旗”进行攻击,对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和同印度之间的边界争端也表示不满。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国关系持续恶化,苏联还多次策动中国新疆地区的中国边民大规模集体叛逃苏联,以及在新疆和中国东北两国边界接壤地区部署重兵并常常同中方边防人员发生摩擦和冲突,以至于在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战争,即“珍宝岛事件”。不论是什么原因最终导致了中苏关系的破裂,两国关系的破裂以及长期的全面对抗,无疑严重削弱了社会主义阵营,中国逐渐游离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之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则利用中苏矛盾成功实现了同中国关系的正常化以及形成了对苏总体战略优势。

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苏关系在全面恶化及全面对抗二十多年之后才开始出现缓和与改善的势头。1985年苏联新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开启了所谓的“新思维外交”,即全面缓和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同时也谋求改善同中国的关系,1989年6月中国领导人邀请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并且经过会谈之后共同宣布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彼此作出承诺:“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冷战后中俄关系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中苏关系就再次被中俄关系取代。俄罗斯作为苏联国际法意义上的直接继承者,基本上继承了苏联所有的权利和义务,中苏关系又变回中俄关系。1992年2月,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两国首脑首次会晤,发表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确立两国关系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互视为友好国家”。1996年4月,叶利钦总统再次访问中国,两国元首会谈后的联合声明确定了两国致力于发展“平等与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再度升级。1999年,《中俄全面勘分边界条约》签订,至此中俄之间的所有边界问题都得到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战结束后的美国无论经济总量还是军事力量都占据绝对优势,是国际体系的实际主导者,同时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竭力遏制新兴大国力量的崛起,试图建立单极化的全球格局。俄罗斯虽然在国内政治体制方面已经接近西方,却保留着大国的独立性和大国自尊,对美国及其欧洲盟国利用北约不断对俄罗斯进行挤压心怀不满。而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大国不断崛起,也是不能为西方国家所接受的。

由于美国在经济、安全上的超强地位,中俄战略协作上更多的是看美国脸色。如“9·11”事件后,美国试图利用俄罗斯改善美欧关系,于是加强了与俄罗斯在反恐等方面的合作。俄美关系转好,俄罗斯对抗美国的意图减弱,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就会松懈。

有人认为,美国之所以现在疯狂地打击和遏制中国,是因为中国总跟美国对着干。如果中国能主动向美国示好,或许两国就能愉快地玩耍了。能说出这种话的人,如果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大脑有问题。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领导层也曾经天真地认为,当俄罗斯和西方的政治制度一样了,就能够理所当然地融入西方世界了。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俄罗斯的敌意不仅没有减少,甚至还变本加厉?

二战后,美国借助反击德国法西斯和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成功地控制了欧洲。但近年来,欧洲独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马克龙甚至开始质疑北约存在的合理性,发出了北约已经脑死亡的信号!北约是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军事组织,如果长期没有战略对手,确实没什么存在的价值了。但如果北约解体,美国不仅无法再控制欧洲,国内军工复合体也将损失惨重。代言人的美国白宫一定要扶持一个敌人——俄罗斯。

俄罗斯不仅是欧洲的邻居,历史上多次横扫欧洲,还相继打败过欧洲两个最强大的帝国!在欧洲民众心灵的深处,仍然藏着对俄罗斯深深的恐惧!而且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主要军事力量,是公认的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尤其核武方面,俄国拥有5977枚核弹头,超过了美国的5428枚。美国人看得十分清楚,俄罗斯想加入西方的目的,并不是想听从美国这个盟主的指挥,而是想借机壮大自己。不光美国人这样想,欧洲人也一样。自工业革命之后,欧洲曾经风光了数百年,因此一直有一种大国情怀。尽管现在被美国控制,但欧洲并不愿意再请来一个二当家的。

在俄乌冲突前,欧洲和俄罗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尤其在能源方面,欧洲越来越依赖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在攻克了页岩油技术后,美国已经成为重要的能源输出国。然而,被美军保护的欧洲竟然大量买入俄罗斯的能源,叔可忍婶不忍。所以,美国拱火乌克兰,真实的战略意图,是要消耗俄罗斯,又不想彻底打败俄罗斯。如果俄罗斯被彻底打垮,欧洲人的恐俄心理消失了,美国又没有理由再赖在欧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不接纳俄罗斯,会真心接纳中国吗?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曾经极度仇视中国,并在朝鲜战场上和中国进行过真刀真枪的较量。当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下风之时,美国才开始转变观念,派出基辛格访华,并同新中国建交。你以为是美国想拉中国加入西方阵营,实际只是美国拉中国共同对付前苏联而已。中国也不想加入西方阵营,我们上过结盟的亏,一直奉行不结盟政策(不结盟也是一种联盟)。在西方眼里,“强大”就是原罪!除非中国愿意自废武功,逆工业化,成为美国流水线上的奴仆,永远匍匐在美国人的脚下捡骨头!啥?你造手机了!啥?你造电动汽车了!啥?你造航母了!啥?你造月球基地了?你觉得中美关系还会回到“蜜月期”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俄美关系、中美关系下行的背景下,中俄两国的合作也越发频繁密切,开始向各个领域蔓延。中俄两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与治理上有着共同利益,无论在WTO的多边贸易谈判中,还是G20取代G7主导的全球金融治理中,中俄两个新兴大国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广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在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采取了更加开放的对外经济战略,一方面加强与发达国家的经贸谈判,以持续深度融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另一方面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国家的经贸联系与合作,积极探索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全球经贸新体制。更加开放的俄罗斯也在积极探索加强对外经济合作、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新机制。俄方领导人在经济论坛上的一番言论,从中不难读出潜台词:中国需要什么,俄罗斯就卖什么!对于中国来说,有俄罗斯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做后盾,中国的发展就会更上一层楼,毕竟底层建筑得到保障,我们的经济基础才更牢固,无惧外部风险和挑战!

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特点。中俄虽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但并非真能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进行协作。比如当中国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出现争端时,或者中国同印度出现边界摩擦时,俄罗斯很难完全站在中国一边去谴责这些国家,甚至俄罗斯会更多考虑和这些国家的关系,至少在出售先进武器方面其实俄罗斯对越南和印度的开放度要超过对中国。当然面对俄乌冲突时,中国也比较尴尬,即既不能公开反对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的俄罗斯的行为,又不能公开站台俄罗斯支持其对克里米亚和乌东地区的肢解。

从目前的国际形势看,包括中俄和美日欧等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内的国际格局基本确定,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美西方国家对中俄所构成的政治安全压力和威胁仍然存在,因此中俄两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会继续维持,且不断深入合作,“结伴而不结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