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毛主席接见徐州地委书记时,忽然问他:“四”下面加个“南”是什么字?地委书记思索后的回答,让毛主席听完很满意地笑了。
胡宏对于每次与毛主席的见面都印象深刻,每每提起,脸上都挂着灿烂的微笑:“毛主席是我这一生中最敬佩的人!”
胡宏不是毛主席抗日战争时期手下的兵,但是却让毛主席对他印象深刻,哪怕后来见面极少,毛主席也时常对他进行夸赞:“胡宏同志是一位真正到群众中干农活的好同志!”
那么毛主席为何会对胡宏做出如此评价呢?
事情还要从1956年毛主席与胡宏第一次见面说起,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正是百废待兴的好时机,也在那时,中国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在实施。
毛主席经常会前往中国各个地方深入基层进行考察,而胡宏当时时任徐州地委书记,毛主席之前就曾听说过胡宏,所以前往徐州考察时毛主席提出要见一见这个广受称赞的好同志。
那天,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同事们都陆陆续续离开,只留下胡宏一人依旧在办公桌上奋笔疾书。
“叮铃铃”
办公室的座机电话铃声响起,胡宏毫不迟疑拿起电话,只听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声音:“胡宏同志在吗?毛主席的专列马上要进站了,点名要见胡宏同志。”
“我是胡宏同志,已经知晓,请领导放心。”
胡宏放下电话之后立刻整理手中处理到一半的文件,又仓促整理了自己裤脚上的泥土,然后带着那份文件前往毛主席进站的地方迎接。
胡宏虽然是徐州地委书记,却不曾闲暇,不是在办公桌上看文件,就是跑到田间进行农耕工作,当时正是第二轮播种的季节,胡宏经常到田间干活,所以裤脚上总会粘上一些泥土。
“胡宏同志在吗?请上前一步说话。”
列车刚到站,列车员就在人群中呼喊胡宏的姓名,带着内心的紧张和忐忑胡宏走到列车员的面前:“你好,我是胡宏。”
彼时毛主席已经在会议门口等待,看着一脸沧桑的男子,毛主席大步上前紧紧握住了胡宏的手:“你就是胡宏同志吧,常听他们提起你。”
在毛主席的带领下,胡宏坐在一旁的沙发上,毛主席看着面容紧张的胡宏开始聊起了一些活跃气氛的话题。
“胡宏同志应该不是本地人吧?”
听到毛主席的询问,胡宏紧绷着身体,谨慎的说道:“报告主席,我是四川重庆人。”
“川渝地区的人啊,那的人吃辣可了不得,你可是朱德同志的老乡,川渝地区和我们湖南一样,群众们无辣不欢。”
看着毛主席和蔼可亲的模样,胡宏不再如刚刚那般紧张,会议室的气氛也因为毛主席的“闲聊”活跃开来。
看着胡宏逐渐放松,毛主席才开始询问一些关于工作方面的事情,比如当时的农耕工作,包括当地的百姓生活……
对于毛主席的问题,胡宏侃侃而谈,态度也是不卑不亢,听得毛主席越发满意,直接开口称赞:“胡宏同志果然是工作细心,是位好同志。”
看着胡宏手里的文件,毛主席眯了眯眼睛:“胡宏同志为何随身携带一份文件啊?”
“报告主席,这份文件我刚刚没有来得及处理完,想着晚点继续处理所以便带着了。”
胡宏的一句话再次彰显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看着胡宏身上那若有若无的泥土,毛主席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四”下面加个“南”是什么字?”
听到这个问题,胡宏稍加思索回答道:“和“缆”字同音,是农民们在农耕时节经常会用到的一种农具。”
听到胡宏的回答,毛主席开怀大笑,双手拍了拍胡宏的肩膀:“群众们说的不错,胡宏同志是真正下过农田干活的好领导。”
其实在看到胡宏身上那若有若无的泥土之后,毛主席就猜测胡宏是经常下田干活的,而胡宏的回答再次印证了毛主席的猜测,只有真正干过活的人才会对农耕器具十分了解。
这次见面,毛主席的和蔼可亲让胡宏印象深刻,而胡宏的勤劳朴实也让毛主席对他赞不绝口,毛主席是中国数万万同胞心目中的好领袖,胡宏是中国数万万同胞心目中的好同志。
你们认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