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为主题。当晚,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开展“趣玩|2024自然博物馆之夜”主题活动,通过科学表演、动手体验、互动游戏等形式,将特色教育活动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在好奇中沉浸,在乐趣中启迪,体验大自然的灵动和乐趣,激发对生命的热爱。

活动现场,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舞台上,上海爱乐乐团的专业乐手在展区里为观众带来自然博物馆奇妙“乐”系列演出,让观众在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体验中,感悟艺术的魅力与科技的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自然博物馆科学表演团队带来原创科学实验秀《画龙点睛》,通过演绎西方龙和东方龙“斗法”的故事,为观众呈现点水成冰、银镜反应、自制彩虹雨等奇妙的科学实验,诠释科学奥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生带来的健康脱口秀《辐射那些事儿》,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用轻松的语言、幽默的表演让观众科学了解辐射,不再谈“辐”色变。

在生态万象展区内,上海木偶剧团的艺术家们带领观众走进光影森林,与光影艺术零距离接触,让观众在观察与创作中体验探索自然的乐趣,激发对艺术和科技的好奇与向往。

除了精彩的演出,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经典剧场中广受欢迎的“宇宙大爆炸剧场”“逃出白垩纪剧场”“走进非洲”多媒体秀等热门展项也在夜晚增开场次。在“体验自然”主题区,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的科学老师带来了“蝴蝶万花筒”互动讲解活动,带领观众科学探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展区B2层的集市,有区卫生健康委开展的“人蚊之间的‘致命较量’”小型科普展,通过图文展示、影片科普和互动游戏等形式,生动地讲解人蚊历史、科普防蚊知识。观众还可以利用展位上的中药,学习制作驱蚊香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集市里还有“博物馆中的昆虫记”小程序编程开发展示、“鸟巢工坊”自然手造课程展示、“小小博物家”课程展示、“一平米博物馆”科普教育实践品牌展示、“蝴蝶的重生”标本制作展示等各具特色的互动点位,备受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喜爱。观众通过参与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学习科学知识,感受自然博物馆之夜的魅力和活力。

“艺术上的、文化上的、技术上的,都可以纳入到科学传播的形式。”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副主任唐先华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技术,来拓展科学传播、科学教育,提升整个自然博物馆、整个博物馆的使命,提升公众的公民科学素养,提升和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

近年来,上海自然博物馆举办的自然博物馆之夜活动广受市民欢迎。“趣玩|2024自然博物馆之夜”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开展主题式的博物馆科普教育活动,将科学的乐趣与探索的激情融为一体,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为普及和传播自然科学知识作出了积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上海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