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肉是我国一道著名的大众菜肴,做法在全国各地都流传甚广,有多达二三十种做法,八大菜系中关于红烧肉的做法也各有不同,分别充斥着各自菜系的特色。

而今天的故事就与红烧肉有关,只因这是毛主席生前最爱吃的一道菜,纵观毛主席的一生,再无第二道菜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在战争年代,毛主席还常常因为能吃到红烧肉而高兴不已。

曾经有人问过毛主席,红烧肉只是一道普通的家常菜,为什么这么喜欢吃?毛主席回答道:“红烧肉补脑子,吃了能打胜仗!”

那么毛主席与红烧肉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那么多美食,为何毛主席独独钟爱这一款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伟大的性格

毛主席是湖南人,少年时期,毛主席除了完成父亲每天给他布置的农活任务,还要跟在父亲后面学习记账和打算盘,然后其余的时间几乎全部被毛主席用来读书。

18岁那年,也就是1911年,毛主席和父亲毛贻昌当年参加湘军一样,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收到了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感召,去往起义军里当了半年兵。

这一次外出参军,使得青年时期的毛主席眼界顿时扩宽了太多太多,他隐隐的感觉到了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昧的因循守旧,顺着父亲的希望去继承家业是十分不明智的。

故而青年时期的毛主席回到家乡之后,大约过了两年时间,他就再次和家里商议,让自己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求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时期的毛主席

1914年,青年时期的毛主席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习。据他的同班同学周世钊和蒋竹如二人回忆,当年学校每周六食堂都会烧一顿红烧肉给学生们解解馋。

至于做法呢,也很简单,就是将肉切成块,加酱油、冰糖、料酒、八角,再拿慢火煨炖。这肉啊也有讲究,一定要用带皮的“五花三层”,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五花肉”。

当时,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食堂八人一桌,一桌一大碗红烧肉,足足有四斤,平均下来一人起码能吃到半斤肉。这在毛主席的求学时代,想必是十分幸福的学院回忆了,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毛主席就爱上了红烧肉这道菜,而这道菜也几乎贯穿了毛主席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后,青年时期的毛主席积极投身于各种文化思潮与工人运动,东奔西走,很少有时间再去专注于个人的物质享受,只会在有的时候精神压力实在太大、或者手头的事情告一段落的时候,才会点上一盘红烧肉,叫上好友一起品尝,一起感叹这来之不易的闲暇时光。

话虽如此,可学生时代的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肆意味道,毛主席此时却再也吃不出来了。

只因时过境迁,人在思考大多数问题的时候,依然还是唯心动物,哪怕是同样的一个问题,也会在答案中下意识的映射出自己当下的实际境况与认知高度,这是一种无法避免的行为逻辑,但是人如果想要提高自身思维方式的话,这就是一条无法绕行的必经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此时便是如此,他脑子里虽有千般思绪,在面对现实的时候却又万般无奈,

而这样的情况,毛主席之后还会有很多次。毕竟论起他与红烧肉的不解之缘,这才哪到哪呢。

一盘红烧肉可解千愁

之前我们提到过,毛主席爱吃的红烧肉在做的时候,要用酱油来进行调色入味。的确,正常的红烧肉做法里是要用酱油来上色的,可有一次,毛主席碰巧去到了一家做酱油的小作坊参观,里边酱油的制作流程看得他心惊胆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这一次不好的经历,让毛主席决定此后再也不吃酱油了,吃的菜里如果放了酱油也不吃。

毛主席进入北京中南海居住后,工作人员还特别叮嘱过厨师,说所有主席吃的菜里都不能放酱油。

但厨师们也知道,主席就好这一口红烧肉,可没了酱油不仅没了调色品,还没了一剂重要的调味品。

这时,厨师程汝明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这个办法就是用糖色加盐,用于代替酱油的功效,为出锅的红烧肉进行着色与调味两道工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用这样的方法烹饪出的红烧肉,与放酱油的红烧肉,在保持肉质口感与摆盘好看等方面并无二致,还在菜品中多了一抹淡淡的甜味。

据说,毛主席在吃了程汝明这道改良的红绕肉之后,不禁喜笑颜开,对于程汝明的改良方式大为称道,很是满意。而这也是毛主席为何会说吃红烧肉补脑的原因!

在毛主席看来,有些时候绕开陈腐老旧的做法,钻研更为适应当下实际情况的新思路、新方法,才是大多数时候解决问题、甚至取得突破的途径。

1947年8月18日,沙家店战役大捷,西北战事暂时告一段落,这让毛主席已经绷了很久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下来。他喊来自己的卫士长李银桥,吩咐他去让厨房做一碗红烧肉来,李银桥听了之后大喜过望,急忙去厨房传话:主席要吃红烧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银桥

作为离毛主席的生活起居最近的人,李银桥很清楚,主席这段时间一直专注于指挥和统筹西北战局和全国战局的事情,他身边的部队最少,大部队都被其他同志带走了,所以兵力、生活条件都要差一点。

直到刚才毛主席吩咐李银桥去让厨房做红烧肉的时候,主席已经有三天三夜没合眼了,这就是个铁人也要撑不住了。李银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所以他第一时间就去厨房传了话,红烧肉做好之后立刻就端到了主席面前。

但由于心急,李银桥给主席把红烧肉端过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没端米饭。正当李银桥准备转头回去盛饭的时候,主席却摆摆手说:“不打紧。”随后就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开始大快朵颐,三下五除二就把一碗红烧肉吃得精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李银桥在一旁都看愣了,直到毛主席发现了他诧异的目光之后,才擦擦嘴打趣着说:“这打了胜仗,我吃碗红烧肉不过分吧?”

“不过分,不过分”,李银桥被主席一说,这才如梦方醒,“我再让厨房给您烧一碗?”

“不用啦,过犹不及,还是省些给前方的将士们吃吧。告诉前线的指挥官,打了胜仗,就要让战士们吃顿好的。”

这就是毛主席,与前线将士同甘共苦,面对享受也是浅尝辄止,绝不贪图。

而在毛主席喜爱的食物中,其实还有一道菜,也跟红烧肉的地位相仿,想知道的朋友咱们接着往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少年易老,光阴难捱

毛主席爱吃红烧肉,其实体现了他朴素的农民性格,是真正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红烧肉这道菜对于毛主席来说,不仅仅是满足自身口腹之欲的一种爱好,更是在困境里的一种激励,在顺境中一种戛然而止的享受。

虽然时局维艰,但是只要一碗红烧肉就能重新振作。

虽然天下大定,但是只要一碗红烧肉就能满足口腹之欲。

有人说毛主席这是“农民做派”,毛主席听了反而笑吟吟的说道:“农民哪有什么‘做派’,再说了我就是农民出身,我就愿意当农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李银桥在回忆主席的时候,曾经说起过这么一件事。主席在建国之后,随着年纪渐渐变大,身体素质也不可避免出现了下滑,管理他健康的同志说不能再吃红烧肉了,主席就不吃,但时间长了还是有些怀念。

这时候周总理给他出了个主意,说给主席的菜里,每次都炒盘辣子,主席是湖南人,就好这一口。果然,主席有了辣子,吃饭也香了起来,后面偶尔能吃到红烧肉的时候,也要加辣子。而这之后就成了著名的红烧肉品类之一,即毛氏红烧肉。

据主席的厨师韩阿富口述,主席在去世前的最后一年,吃的最多的菜就是胖头鱼汤、炖鱼头,里面再加上豆腐,因为太过油腻的东西实在是吃不了。只能换一点鲜香的菜品来让他老人家好好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说法的确是有根据的,因为在毛主席的最后一个生日时,江青想方设法进入毛主席住所,给他送吃食的时候,带的就是鱼汤

年轻的时候,毛主席可以一碗红烧肉直接干吃,中年时要就着饭和辣子一起吃,晚年时则根本难以下肚,只能用鱼汤解馋。借用苏轼《望江南》的一句词来说就是“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毛主席一生生活简朴,不贪图享受,吃饭是三菜一汤,一件打满了补丁的睡衣穿了几十年,他一直到离世前都在心系人民。领袖的伟大,确实无需多言。

对于毛主席爱吃红烧肉的故事,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