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9年11月,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一场机井事故牵动了所有人的心。

一个年仅3岁的小女孩在玩耍中,不慎掉入一口仅有30厘米宽的机井,被困在了20米深的井底,面对这种极端危险的情况,一位14岁的少年王泯燃挺身而出,毅然决定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孩意外掉入深井

11月30日那天,赵先生带着自己年仅三岁的女儿来鹤山区走亲戚,小女孩正是活泼爱玩的年纪,因此赵先生并没有让她跟在自己的身边,而是在饭店院内玩耍。

谁知,等到18点50左右,赵先生准备带着女儿离开时,却四处都找不到自己女儿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就有人同赵先生说那个小女孩大概是不慎掉进废弃机井里了,现在正在底下哭闹,赵先生一听立马给消防队和救援队打去了电话。

等到消防和救援队赶到现场后,也是立刻对这口机井进行了测量,测量过后,救援人员发现深达20米,井口却仅有30厘米宽,小女孩目前被困在15米深处,情况十分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弄清楚了状况众人也不敢贸然进行救援,因为机井口太窄,大人基本无法进入,他们尝试用绳索自救法,但3岁女孩正处于受惊害怕的状态,无法配合。

无奈之下,救援队只好展开两手准备,一是尽快找到体型合适的人员下井营救,二是让机器在旁边开挖准备配合救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泯燃的介入,实施救援

周围民众和救援人员轮流测量肩宽,但是一个个坚实的汉子,没有一个能够挤进仅30厘米的机井口。

天气已然转凉,大家却毫不介意地脱掉上衣,就为了那最后的一丝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参加现场救援的王庆军突然想到了自家14岁的儿子王泯燃。

这个打小体格就很好的孩子,最近又热衷跳舞,身手可能比较灵活,他立即拨通妻子的电话,让她带着儿子赶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到电话的徐建英正准备睡觉,这下她赶紧摇醒刚入睡的儿子,将他父亲那边的情况告诉了他,得知有人生命垂危,王泯燃也顾不上换衣服就蹬上鞋子跟着妈妈往外跑。

到了事发现场,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这个身材高挑、相貌俊朗的少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稚嫩的脸庞透着一股正气,丝毫没有被众人注视所惊到,在母亲的带领下,他平静地来到机井旁,听从救援人员的指挥,准备测量身体数据。

“年龄多大?”“立着能塞进井口吗?”“能憋住气吗?”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救援负责人的一连串询问,王泯燃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最后经过测量,他的肩宽和腰围均符合要求!现场一片欢呼,终于找到了能够下井救人的最佳人选!

然而,救援负责人还是犹豫了,王泯燃毕竟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而且他也没有学习过相关的救援知识,就让他冒这个险,实在说不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犹豫过后救援队负责人还是把王泯燃的父母叫到一旁,再三询问他们的意见,王泯然看着救援队负责人询问自己父母的意见,坚定的站在了他们身边说:“让我试试吧”。

一家人义无反顾的模样和孩子们濒危的生命,终究打动了救援负责人,他红着眼眶点了点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成功

经过医护人员的检查,确定王泯燃身体状况良好,适合执行这次救援任务后,消防队员立即对他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

短短十几分钟的培训内容,王泯燃全部听进去了,他腼腆地向救援人员笑了笑,那神情与其年龄完全不符,倒像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救援专业人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次下井很快就失败而归,王泯燃被卡在了井口,紧窄的空间和管道杂物阻碍了他的进入,然而少年并没有气馁,而是在休整后再次尝试。

因为是倒立的姿势下井,因此第二次下井王泯然很快就感受到了头晕,让消防队员将他拉了上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反反复复,王泯燃用双手撑着井壁,一个劲地往下摸索,终于在第四次下井时,他清楚看见了小女孩!

王泯燃看到了在井底虚弱的小女孩,可是由于需要再次调整氧气面罩,他只能安抚底下的女孩,等着他再次下来找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第六次下井时,王泯燃已经熟练掌握了窄小空间里的各种动作,他轻车熟路地往下滑去,很快便接近了女孩。

他轻声安慰着正在瑟瑟发抖的小女孩,然后小心翼翼地移动女孩的位置,根据消防员所教为她系上了救生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我上去!”终于,王泯燃向上喊出这么一句话,人群顿时一片欢呼!

当王泯燃连人带绳缓缓从井下升起,围观的民众发出热烈掌声与欢呼,孩子父母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流着眼泪朝他鞠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匆忙赶来的护士小心翼翼地抱出女孩,确认她只受了轻伤,这场持续近5个小时的救援终于以成功告终。

消息很快传遍大江南北,无数人称赞这个14岁少年的勇敢与坚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日清晨,王泯燃刚睡醒就接到了老师的电话,原来学校早早地将他的英雄事迹刊登到了校园网站首页,老师们和同学们都在期待着亲自和这位少年英雄面对面。

现状

“机井事件”以后,王泯燃赢得了“全国好少年”的美誉,各地媒体竞相报道这位14岁的少年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名利的光环并非全然美好,对一个孩子而言稍有不慎就可能压得他喘不过气,王泯燃在这件事之后也回到了平静的校园生活中,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上课、写作业。

然而有些人并不这么想,他们要求王泯燃必须时时表现出英雄的风范——成绩必须名列前茅,人缘必须无可挑剔,所有的事都必须做到完美无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稚嫩的肩膀难以承担如此沉重的期望,王泯燃的身影开始在学校出现得少了起来。

他不敢参加集体活动,生怕自己一举一动被围观批评,课堂上出了差错也不敢承认错误,深怕这点小瑕疵被无限放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王泯然十分的难过,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对自己突然有了很高的要求,母亲看出了他的窘境,柔声劝慰他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将自己的生活放在首位,永远不要把自己当成英雄。

这番话让王泯燃豁然开朗,他决定还自己一个真实的学校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他不再因别人的非议而左右自己,渐渐地,他再次出现在操场和课堂上,和同学们开开心心地玩耍学习。

放学后的王泯燃不仅继续跳舞,也会主动参加学校和社区的志愿活动,他跟着救援队的父母外出体验生活,甚至自己组织同学一起清理学校卫生、栽种花草树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王泯然还获得了梨视频“平凡之光2019年度人物”,如今的他已经长大,也从来没有拿这件事炒作,更过的是在抖音和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日常生活。

小结

也许少年的内心世界还无法完全理解“英雄”的含义,但王泯燃知道,英雄应该是一个对他人和社会充满爱的人,有一天,当他长大成人,也一定会成为这样的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泯燃的故事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勇于担当的青少年形象,正如有人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这些少年们就是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他们有能力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我们要关注和支持这样的少年人,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相信在他们充满蓬勃朝气的奋斗中,必将开创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