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全国的高级干部齐聚一堂。在大会上,毛主席亲自提议了一个人,由他去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但直到这个人的名字被提出之后,却引起了一阵骚动。原来毛主席亲自任命的这个人,竟然是前国民党司令员郑洞国。

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郑洞国竟然在会后还去赴了毛主席的家宴,并且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待。

据说在宴会上,毛主席对郑洞国礼遇有加,会后郑洞国更是对毛主席由衷的赞叹道:“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共这么多英雄豪杰都服他了,果然是名不虚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洞国

那么国民党的前司令员为何会来赴毛主席的家宴?郑洞国又是明白了什么才发自内心由衷赞叹毛主席的?

无力回天

赴毛主席家宴这件事情以郑洞国一贯的眼光来看,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政治信号,但当他到场之后,实际情况却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新中国建国以前,郑洞国作为黄埔一期生,自然是十分得到蒋介石的器重。蒋介石在辽沈战役前夕视察东北战局时曾经对杜聿明、郑洞国、范汉杰三人说过:“你们都是黄埔一期的,他林彪不过是个黄埔四期生,东北的战事你们必须给我拿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可见在蒋介石心里,资历就是跟能力划等号的,这也就造成了国民党内部有相当一部分的官员是空有资历而能力不足的,更何况任人唯亲也是蒋介石的特点之一。许多胜券在握的战役,蒋介石往往会做出临阵换将的决定,以扶植自己的亲信上位,为自己增加政治筹码。

最典型的就是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国民党军队在海陆空军队齐备、火力弹药等各方面都很充足的情况下,只要攻破塔山阵线,就能破除解放军“关门打狗、决战锦州”的战略构想。

讽刺的是,后来也正是蒋介石的亲信误了事,在如此优势的情况没能拿下塔山,致使锦州范汉杰所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孤立无援,十几万守军被我军歼灭。

对比之下,毛主席的决策就英明许多,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的特点与蒋介石形成了鲜明对比,光是这一点就在郑洞国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后来在锦州落入解放军手中后,沈阳、长春的国民党守军顿时成了孤军,战力低落、士气萎靡,难以重新组织起反攻。

郑洞国本来还下定决心执行蒋介石的突围命令,但是曾泽生率领60军官兵的起义行动打乱了他的部署,在全体官兵宣布放下武器之后,郑洞国不得已选择了投降。

1950年郑洞国曾受到过周总理的接见,还曾经被肖劲光和肖华二位将军劝说出来担任工作,但均被郑洞国以“不愿与昔日同袍兵刃相见”为由推辞。

这年6月,郑洞国举家迁往北京,出任了全国政协文史专员与水利部参事这两个文职,但本质上还只是寻一份谋生的职业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毛主席亲自提议郑洞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这让郑洞国的大感意外,自己身份敏感,毛主席竟然还让自己担任这一要职,还是亲口钦点,实在让他是有些受宠若惊。

然后更加让郑洞国紧张不已的还在后面,毛主席亲自向郑洞国发出了在会后参加他家宴的邀请。

听到这一消息的同时,郑洞国的神情顿时凝重的了起来,导致他产生这一神情的原因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洞国

心悦诚服

前往毛主席家宴赴约后,毛主席的一系列操作立刻赢得了郑洞国的认可,这位伟大的领袖的确无愧于主席之名。

在郑洞国的记忆里,他也曾经参加过蒋介石的家宴,但蒋介石的家宴充满了阶级论调和政治交锋,自己又不好驳了上级的面子,这一点令郑洞国一直以来都对“家宴”这个词充满了不适。

来到毛主席的家宴上,郑洞国十分意外,刚进来他就受到了毛主席的热情招待,拉着他的手就来到了座位上:“郑洞国同志可算来了,我可等你好长时间啦。”

这态度可让郑洞国的一时大脑有些放空,作为中共一把手的国家主席,竟然对自己这么客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毛主席见他有些呆滞,便转移了话题,问道:“你抽烟吗?”

此时郑洞国才被毛主席问话拉回了现实,下意识的回答道:“抽。”

郑洞国接过毛主席的烟,正准备去拿桌子上的火柴点烟时,毛主席的火却已经伸到了郑洞国的面前,给他把火点上了,顺带还给自己的烟把火给点了,这让郑洞国更是大为吃惊。

到这里,他终于有点明白为什么共产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了,将领的精明强干、信念坚定是一方面,深得民心、军纪严明也是一方面,但真正促成这些因素凝聚在一起的,却是眼前的这位领袖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郑洞国只得在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蒋介石输给这样的对手确实不冤。作为实际意义上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待人却如此亲切温和,没有一点点架子,不像是发号施令的上级,而是共事多年的老友,解放军从上至下如果都是这种风气,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当真是望尘莫及。

“谢谢主席,这让您亲自点烟,我真是受之有愧。”郑洞国见毛主席态度这么真诚,自己也终于放下了戒备心。

“点根烟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陈赓以前还直接拿我的杯子喝水呢。郑洞国同志,你今年才51岁,还很年轻,党和国家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去做,人民也需要你。”

这已经是郑洞国在这次宴会上的第三次表现出自身的讶异了,毛主席居然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年龄,有提前做了功课的原因,这是肯定的,但他起码是愿意去做这个功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反观盲目自大的蒋介石压根不会去下这个功夫,在他的眼里,保障他和四大家族的利益是最优先的,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信条。

宴会结束后,郑洞国由衷赞叹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共那么多英雄豪杰都甘于听他的指挥了,毛主席的确是不世出的伟大领袖。”

但毛主席对郑洞国表现的如此礼遇的原因,还是因为郑洞国本身的确是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爱国将领,否则也没有必要给予他这样的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洞国(中间)

两岸追悼

其实郑洞国也曾经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才能得到大多数共产党人的礼遇,这份尊重终究还是靠他自己挣来的。

1903年1月13日,郑洞国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还算比较殷实,父亲去种田、母亲做裁缝,家中兄弟姐妹5人,郑洞国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郑洞国7岁时便开始在父亲的启蒙下读书,后来进入私塾。在14岁时,郑洞国已经可以通读《论语》、《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这也造就了他谦恭温良的基础人格。

1919年郑洞国进入石门中学,是年春,“五四运动”爆发,郑洞国作为有志青年也加入了革命的浪潮。从此郑洞国被“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国家危亡所震撼,决心加入革命军队,以手中之枪平乱世、兴国家,这也是儒家经典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洞国

21岁那年,郑洞国因错过了报名时间,故而通过冒名顶替的方式进入了黄埔军校一期的学生,同年加入了中国国民党。

1925年2月,郑洞国随军东征,立下战功,次年擢升为国民革命军一军三师八团一营营长。在与军阀孙传芳手下的督办周荫人的战斗中,郑洞国以一营人马俘虏了数千敌军,并且缴获了他们的武器装备。

“二期北伐”结束后,因国民党内部各派系混战,郑洞国不得已随中央军参加了蒋桂战争、蒋唐战争以及1930年的中原大战,也因此颇受蒋介石的信任。

“九一八事变”后,郑洞国率领17军2师4旅驻扎在南天门一线阵地,在后勤不继、伤亡惨重的情况下,郑洞国亲自率领部队冲锋,士气大振,硬是击退了猖狂的日军。但最终因长城全线作战不利,郑洞国独木难支,只得随军退往北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10月22日,郑洞国晋升国民党陆军少将。于“七七事变”后率领手下的2师赴保定城固守。后虽节节败退,但还是打过几场漂亮的伏击战与阵地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有生力量。

徐州会战时,郑洞国临危不乱,面对着数倍于己的日军,严防死守运河一线,让日军放弃了渡河进犯的打算,为后面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无形中奠定了战略基础。因为如果让日军渡过运河,可能之后就不会从台儿庄一线进行侵略行动了。

郑洞国自东征以来,大小战斗所历百场,多次冲锋在前、亲临炮火现场督战,除台儿庄以外,从未挂过彩,由此赢得了“福将”的美名。之后郑洞国率部承担宜都以北、宜昌以西的长江一线防御任务两年之久,在此期间,郑洞国的队伍多次击退过日军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3年初,郑洞受命担任国中国驻印军军长,在与美军的合作下成功打赢了缅北反攻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2月20日,郑洞国晋升国民党陆军中将,并在同年9月参与了由何应钦将军主持的日军受降仪式。42岁的郑洞国终于在这一年实现了他16岁那年“平天下、兴国家”的理想,后兼任京沪警备总司令。

解放战争开始后,郑洞国赴东北锦州担任保安副司令,但由于解放军战略指挥得当,郑洞国自始至终都没占到便宜,辽沈一役更是将东北国军的锐气丧尽,郑洞国也拱手而降,看着蒋介石治下的国民党败走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洞国

虽然看着新中国建立,郑洞国的心里也很高兴,但终究老长官的遁走让他失去了继续做官的欲望,但在毛主席的盛邀下,郑洞国选择了重新出山,担任了数届全国政协委员,并就任黄埔同学会副会长,1979年起就任中国国民党革委会副主席。

不仅如此,郑洞国还担任过三届中央副主席,他在任时,兢兢业业、日理万机,为新中国的国家建设与发展贡献了大量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他是海峡两岸统一的坚定倡议者,因此死后也被大陆进行了追悼,他也是海峡两岸唯一被国共两党同时追悼的将军,而另一位,则是杜聿明将军。

而这就是郑洞国将军,一位坚定的爱国者,一位每每做事唯凭公心的民族主义者,能让两党同时追悼,可见其人品之正、影响之大。

看完这段有关郑洞国赴毛主席家宴的往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