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三亚5月20日电(记者黄媛艳)5月20日,海南日报记者从三亚市“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推进会上获悉,该市将用三年时间,结合城市所需、群众所盼和地方财力等因素,从强化规划引领带动、突出公共绿地建设、优化道路管网建设、提升居住环境品质、精细城市管理治理等五方面明确了15条工作任务,将以35个项目(包)推动相关工作落地实施。

三亚力争用三年时间让城市生态环境品质更高、出行环境品质更优、居住环境品质更好、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强,着力打造幸福宜居之城。具体而言,鹿城出台《三亚市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2024—2026年)实施方案》,并针对重点综合提升,编制亚龙湾统筹提升规划等重点规划,编制本次三年行动重点推动的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确保落地实施不走样。

在突出公共绿地建设方面,三亚将加快临春岭、抱坡岭等山体公园建设,加快推进亚龙湾、大东海等多个海湾生态修复和亚龙湾、海棠湾等区域的绿道联通工程;增加公园绿地、小微绿地等提高全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新建榆红公园、国防园、桃源河公园、海罗望城公园和肖旗港滨海公园,提升亚龙湾、三亚动车站等重要门户沿线道路景观风貌;开展崖州湾、海棠湾、亚龙湾“超级绿道”建设,争取“超级绿道”串联全域,实现城区内“两河四岸”滨水区域绿道的全线贯通,重点建设一批生态绿道推动绿道由城区向乡村延伸,配套建设绿道保障服务设施;划定三亚动车站、三亚免税店等片区作为“清凉城市”建设的试点片区,对全市人流量较大的路口节点和公园、广场等室外休闲场所进行遮阳棚升级改造;在东岸湿地公园、大东海广场等打造花境花景开展“花化彩化”行动。

三亚将持续优化道路管网建设,系统梳理城市交通断点,打通一批城市道路,加速保障房、安置区、重要产业功能片区周边道路建设,力争至2026年底城区建成范围内路网密度达6公里/平方公里;有序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提升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百姓居住环境品质,三亚将开展老旧街区更新提升,推进8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针对性解决老旧小区内管道老化等安全隐患问题;近期以卓达社区等5个社区为试点,重点加强“一老一小”等适老化和适儿化改造,建设完整社区。

在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治理方面,三亚将打造文化旅游体验场所,丰富城市文旅赛事活动,将后海村、马岭天涯小镇打造成“鲜花小镇”,提升文化旅游吸引力;完善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全流程沟通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园林维护管养监督机制,提升绿化养护与管理水平;构建完善的覆盖全流程的地下管网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城区夜景灯光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持续提升城区形象。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亚今年这样干

今年2月21日,三亚召开精神文明建设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划重点”。

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共建共享。今年,三亚将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提质年,动员全市干部群众整治环境卫生脏乱差,清除房前屋后卫生死角,集中清理乱堆乱放杂物和各类“四害”孳生地,加大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消杀力度,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今年,三亚还将开展一批专项提升行动。其中,聚焦文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社区、学校、商超、医院和景区等重点区域,集中开展卫生秩序、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广告秩序等专项提升行动。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