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担心自己考试发挥不好怎么办?
我会不会像上次考试一样,在考场上头脑一片空白,读不懂题?
如果我考试前感冒了怎么办?
我想睡却怎么也睡不着怎么办?

马上又是一年一度大考的时候,如果你的孩子问你这样类似的问题,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回答呢?

面对考试前的紧张、不安、焦虑、压力……

作为父母如何应对才能更好地帮助到孩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就详细分析一下考试焦虑到底是怎么回事,又应该如何应对。

01考试焦虑有哪些表现

考试焦虑的表现有哪些?

一般来说,考前焦虑有:连续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下降、感觉脑袋晕乎乎的、反复担心自己生病或各种意外情况、出现一些强迫行为等。

考试时一般会有呼吸急促、心跳过快、握笔的手会不颤抖、头脑突然一片空白、考试出现较多低级错误、遇到一个题不做就反复思考无法继续答题等。

当孩子有类似反应时,说明孩子内心的焦虑情绪太多,自己已经无法消化了。

02考试焦虑是如何影响孩子的?

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有一个独特的情绪容器,它宛如一个精心雕琢的杯子,用来容纳和调节我们的情绪波澜。

然而,这个“杯子”的大小和质地,却并非千篇一律,而是深深植根于我们成长的土壤和家庭的熏陶之中。

对于那些在充满爱与稳定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情绪容器如同经过精心雕琢的玉杯,既宽广又坚韧。

父母的情绪稳定、情感回应的丰富以及持续的鼓励与支持,如同甘甜的雨露,滋养着他们学会如何辨识情绪、如何与情绪和谐共处。因此,他们的情绪容纳能力更为强大,调节情绪的能力也更为出色。

然而,对于那些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过与父母长时间分离、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他们的情绪容器可能更像是一个破碎的陶杯,既脆弱又狭小。

养育者的情感忽视、频繁的批评指责以及不稳定的情绪表达,使他们没有机会从生活中学习到与情绪和平共处的技巧。他们的情绪容纳能力相对较小,面对情绪的压力,更容易显得力不从心。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可能总是带着淡淡的焦虑,而有的孩子则似乎波澜不惊。但当面对中考、高考这样的重大挑战时,他们的反应却大相径庭。

那些情绪容纳和调节能力强的孩子,即使面对巨大的压力与焦虑,也能够将它们容纳在自己的“杯子”里,甚至以此为动力,越挫越勇。

而那些情绪容纳和调节能力较弱的孩子,则可能因为焦虑情绪的泛滥而感到无所适从,仿佛整个人都被淹没在情绪的洪流中,无法自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咨询中,我们时常听到家长们困惑的声音:为何孩子平时成绩优异,却在关键时刻发挥失常?

其实,这并非孩子的学习能力出现了问题,而是他们的情绪容器在面对重大考试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时,已经达到了极限,无法再有效地调节和容纳这些焦虑情绪。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就像是一台过载的电脑,无法正常运行,自然也就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03父母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帮助到孩子

1、接纳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表现得很焦虑或者说自己很焦虑时,一般家长会说要放松,不要焦虑。当家长这样说时,其实是在否定孩子的情绪。孩子内心明明感觉很焦虑,当父母说不要焦虑时,其实在说焦虑是不应该的,是在否定情绪,所以孩子很难放松,往往会更焦虑。

建议父母可以安静的听听孩子说他们的感受和发生的事情,父母作为孩子的容器帮助孩子去容纳这些焦虑。

可以告诉孩子对考试有担心、焦虑、紧张都是很正常的。

也可以跟孩子确认一个他们的感受,比如问问孩子你是不是很担心考不好,或者你是不是很紧张?当孩子内心这些情绪被看见、被理解时,反而就不那么焦虑了。

2、通过一些语言暗示缓解孩子焦虑

当孩子很焦虑时,家长不要跟孩子说不要紧张、不要焦虑。

可以告诉孩子:适当的焦虑可以考出更好的成绩。

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反复对自己说:我不要马上放松。

3、通过一些身体动作缓解焦虑

比如:深呼吸憋住气,尽量憋的时间长一些,并且全身肌肉绷紧,但后放松,反复做几次可以较好的达到放松效果。

在考场上手会不由控制的颤抖的,可以考前或考试中主动去让手不停颤抖,然后再放松,反复做几次,这样比较容易稳定我们的情绪,让我们可以正常考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寻求专业的帮助:心理辅导

当孩子太过焦虑无法缓解时,还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来帮助孩子,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缓解焦虑情绪。

每个在面对重大考试时都会焦虑,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孩子,给与孩子合适的支持,也许就可以让孩子更好地面对考试,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