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农业大学有一位这样的老教授,

他在80年代就赚了400多万,如今身价上亿,却被有的学生嘲讽他抠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住的房子,是学校的老旧家属院,回家要爬4层楼;

他出门的交通工具,是乘坐公交车;

他上下班的代步工具,是自己骑电动;

他在家穿的衣服,是带有补丁的;

他连一件像样的西装都没有,衣服都洗到发白;

领导说他是大专家,要注意形象,要穿件好的西装。他却委屈的表示,他一辈子都在和牲畜打交道,没必要穿那么好。

在2020年,他却给学校捐款8208万元。

这位教授,就是河南农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王泽霖。捐款之后,他还满不在乎的表示:我每月的退休金有9000多,加上老伴的能达到15000,根本花不完!

他突然如此的做法,刷新了周围人对他的印象,那么为什么王泽霖要捐款这么多呢?他的这些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泽霖教授于1942年出生在江苏苏州,那时候还没有解放,老百姓生活的很是艰辛,恐惧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王泽霖家里条件也很苦,吃饭都成为了问题,甚至想要啃树皮来填饱肚子,这段艰辛的日子,让他体会到了生存的不容易,让他对粮食和穿戴都倍加珍惜,也让他从小就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这也是为何即便他身价上亿,也勤俭节约的原因。

到了1949年,随着战乱的结束,王泽霖终于有书可以读了,父亲经常教育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的姐夫赵福仁,是一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在他们的影响下,王泽霖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更让他立下远大志向,他要做一个像姐夫那样为百姓抛头颅洒热血,对国家、对老百姓有贡献的人。

从此他对于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他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靠着信念和梦想的力量,他考上了北京农业大学的兽医专业。毕业后,去到了山西临汾的兽医院,做兽医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工作过程中,他发现一个重大的问题,养殖户最怕的就是牲畜得传染病,鸡瘟、禽流感等病,一旦有一个牲畜得病,那么很可能会传染给所有的牲畜,会让养殖户损失惨重。为了预防得病,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打疫苗,可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因为技术限制,很多疫苗需要进口,这就造成了疫苗的价格很贵。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自主研发疫苗。面对这样的问题,王泽霖感到了压力,以他所学,根本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王泽霖感觉到了知识的匮乏。为此王泽霖决定继续攻读学业,于是他去到了南京农业大学攻读研究生,所选的专业正是传染病学的免疫监测。

带着科技强国的责任,王泽霖丝毫不敢懈怠,教室和图书馆,就是他的全部,用了三年的时间,王泽霖在1981年,拿到了硕士学位,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南京农大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的学习,让王泽霖知道,想要研发出疫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当时国内的技术和人才都缺少,靠他自己的力量很难改变,他又一次感觉到了力不从心,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去大学任教,培养出更多的帮手,也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1982年,王泽霖前往山西农大牧医系任教,在1984年,被凋到了河南农业大学牧医系任教,王泽霖把这里当做了他的研发基地,在这里组建了研发团队。

王泽霖知道,想要做研发,那就意味着花钱,就是这一点,难倒了很多的同行。当时我国正值百废待兴之际,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为了不给国家增加负担,他决定自己筹钱搞研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985年,也就是王泽霖来到河南农业大学的第二年开始,他在教书之余,开始办理培训班,通过给农户们做禽病诊疗、化验、养殖服务等方式,利用十年的时间,积攒了400多万元。

在得到这些钱后,王泽霖并没有自己享受,而是还在想着最初的梦想,他把这些钱捐给了学校,为学校盖了新的实验室,添置了先进的实验设备,为教学和研发打下了好的条件,但接下来的研发也是很烧钱的。

为了能够搭建起研发和金钱的良性循环,王泽霖选择与企业合作,他将科研成果的技术,直接转让给企业,以此来获得技术转让费。

在2005年,王泽霖通过转让5个兽药证书,获得了企业的一次性转让费500万元。而这些得来的钱,王泽霖也并没有踹到自己的兜里,而是将其中的155万给予学校,给中国畜牧医学会禽病学分会捐赠了100万,又花费230万购置实验室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研发方面,技术是最难的,要研究一个新药证书,可能需要要5年、8年,甚至10年,都不见得能够取得成果,为了能够让选题正确,少走弯路,王泽霖下到一线,去亲自了解生产中最需要的事情,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工作很枯燥,但成果也很喜人,经过多年的努力,王泽霖主持创建了重大禽病病毒种质资源库,创立了浓缩灭活联疫苗研发平台,彻底攻克了新型高效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多种重大禽病防疫难题,打破了国外的垄断。

他主导的研发,最神奇的地方是,科研成果转化率打到了惊人的100%!这也大大增加了他的权威性,以至于每当有新的科研项目启动时,总会有无数企业,主动给与他研发经费。

到2020年,王泽霖累积获得成果装让费进亿元,并且还有上市公司,每年向王泽霖以及河南农业大学,支付专利使用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泽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面对着这些钱,他没有自己享受,而是选择了裸捐,将自己全部的研究成果所转化的收入8000多万元,全部捐给河南农业大学,希望用于建设高水平的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

对于为何要捐这么多钱的时候,王泽霖教授表示,妻子很支持他,两人曾经是同事,都有着科技强国的梦想,现在他们老了,不能够将钱带到棺材,工资都花不完,子女的生活也很好,不需要他们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笔钱,在他看来,根本就不属于任何个人,应该用到事业最需要的地方去,科研急需要钱,科研事业还要继续发展,国家和社会的利益高于一切。

王泽霖教授早就到了退休的年纪,可他一直到现在,依旧在岗位上坚守,一直在为家禽事业不懈奋斗。

对于王泽霖教授来说,他想要的并不是浮名虚利,而是青年才俊的刻苦钻研,他想要的是科研事业的发展,是养殖业的自立自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来无小我,心中唯家国。王泽霖是真正的为人师表,他才是这个时代最闪亮的“星”。相比于明星网红带给人的哈哈一笑,科学家们给我们带来的是更高的生活水平。他们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国家也应该大力宣扬这样无私奉献的人。

高尚的品德需要点赞;

民族的脊梁必须推崇。

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

向王老先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