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渊

通讯员 王超方

5月16日,在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道环城中学,黄陂区农村寄宿学校发展省级教联体聚焦“点亮心灯 放飞青春 携手心扉 筑梦成长”主题,专题组织了一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牵头学校四黄中学牵头校长雷华文感慨:“作为农村寄宿学校发展教联体,需要从孩子面临的真实问题出发,用‘心’守护,托举乡村孩子的读书梦!”

“心理调适”主题示范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理调适”主题示范课

心灵图卡分享感觉

“认真倾听、相互尊重、积极参与、真诚分享”,在进行课前约定后,环城中学胡敏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关于“心理调适”主题系列的示范课——《生而不凡、生而有光——遇见真实的自己》。伴随着暖身活动“心灵图卡分享感觉”的进行,同学们消除拘谨,快乐融入课堂。课堂上,“森林大会”“生命之光”“未来的自己”,三个主题的先后呈现,让学生学会觉察自己的成长,分享自己的故事,规划自己的未来。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分享,大胆沟通,有的学生用“痛苦无助的猴”来表达自己现阶段的挫败感,有的学生用“混吃等死的羊”来表达自己现阶段的迷茫感……在这样氛围的烘托下,师生紧密互动,让积极上进、健康成长的教育浸透学生的内心。

黄陂一中专职心理教师、学生成长中心负责人刘秀伟老师点评道,胡敏老师为课堂教学打开新的思路。她建议与会各校,要基于学生的学情现状,运用合适的载体,高度聚焦目标,完成课前预设;要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深入挖掘学生的困惑,并积极引导,不宜开展过多活动;要考虑团辅场地的设置,充分运用音乐、场景等烘托手段,让学生走心,引发他们共情。

“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化自主发展,事关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事关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实现,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发展。”在大课间时段,作为本次教研活动的承办方,环城中学校长黄栋带领一行人了解学校部分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

社团活动落实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团活动落实落地

据介绍,环城中学在课后服务与选课走班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根据现有的场地设施和师资等条件,确定能够提供的课后服务社团共12门课程,并将课程分为特质课程和体艺课程两大类。其中,特质课程包括国学诵读、经典诵读、水墨书法、手工劳技、书馨雅韵和心语寄情等;体艺课程包括轻舞飞扬、云雀合唱、乐声飞扬、绘梦美术、刀锋田径、激情足球、竞技篮球等。

“当前,寄宿制学校由于孩子长期离开家庭和父母,生活在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中,加之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如果社团活动及课后服务不能落实落地,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黄栋表示,这要求学校要充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健康成长。

交流研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流研讨

寄宿制学校如何上好心理课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决定在2024年5月以“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促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开展首个宣传教育月活动。心理课怎么才能上得有用、上得有效?尤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如何激发孩子们内心的活力?教联体各校纷纷分享经验,并充分参与讨论。

“用爱心去浇灌,用真情去感化,用智慧去启迪,用人格去熏陶,用理想去塑造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发挥其特长,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健康成长。”环城中学政教处主任黄玮重点提到,建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和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关爱等工作,同时,他指出学校要积极开展心理个辅、团辅活动,给予人文关怀,播撒阳光春风;营造寝室文化,加强关爱,为和谐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家的温馨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发展。

泡桐二中校长刘伟红介绍了学校狠抓班主任的兼职培训,重点关心留守学生,坚持家访,做法可圈可点。

姚集中学心理健康老师喻灿介绍了学校在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学生团辅等方面的做法,特别是在心理宣传、师生联动等方面有着足够重视。

“独生子女、留守儿童耐挫力差,学校独木难支;学生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缺乏,如何打开心理疏通渠道?”罗汉中学校长易建敏从这两个难点出发,介绍了该校在班主任的培训、心理健康环境的布置、建档立卡、运用班会晨会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他希望各成员学校以案例为教训,积极开展“珍爱生命”的教育。

蔡榨中学校长宋良军也指出,当前有的学校缺乏有效测评机制等现状,他强调,作为学校要转变观念,开齐课程;加大对心理教师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成立心理团辅社团;努力建造家校社共育的心理网络。

作为教联体牵头学校负责人,四黄中学牵头校长雷华文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介绍了学校在成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老师、加强家校联系、优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做法,同时还强调了班主任的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贴近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理健康教育贴近学生

黄陂区教育局副局长江中华表示,我们要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需要。陪伴和引导学生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简单通过“摸、疏、堵”而窄化;也不能短期化,要注重心理辅导室的延续性;更不能单纯活动化,要有针对性。落实“四全育人”方针,即全员育人、全领域育人、全时段育人、全过程育人,需要用五育并举的多元智慧去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达成教育目的。

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黄陂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教联体以着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努力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大力提升县域义务教育承载能力,致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工作目标,立足教联体各校农村寄宿制办学特点,以牵头学校四黄中学为引领,辐射带动教联体其他5所学校,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挖掘教联体各校优质教育资源,聚焦活动赋能驱动,因地制宜选择建设路径,在教学、教研、德育、寄宿制管理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管理联通,力争共同提高教联体各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擦亮办学品牌。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