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想要好好生活,需要多大的居住面积?

我们曾采访过的日本作家吉井忍给出的答案是8平米。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认为,人均最低住房使用面积是13平方米,如果要“舒适”生活,则需要30-40平米。

但有一群人,他们的人均居住面积仅为0.5平方米。也就是说,每一平方米至少住着两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寨外景

这里有全世界最狭窄、污秽、昏暗的街巷,湿漉漉的地面,到处都在滴水。老鼠和蟑螂在这里通行无阻,但人无法站直身体,因为头顶布满了乱七八糟的违规电线和塑胶水管。

分布在低楼层的车间和小工厂里传来巨大的噪音。路过街道,可以闻到垃圾堆放太久散发出的霉味、久未打扫的公共厕所混杂着动物尸体的臭味。

同时,这里有再日常不过的图景:放学回家的少年、在走廊里骑儿童车的孩子、生产糖果和咖喱鱼蛋的工人,走街串巷送信的邮差,热情吆喝着要不要一起吃饭的邻居。人们像其他地方的人一样生活。

这里是香港九龙城寨。在面积仅仅两个半足球场的场地上,挤满了约200个独立的塔楼,平均高度达到14层。在鼎盛时期,有将近50000人居住,而当它被拆除时,有超过33000人被正式登记为它的“原住民”。

最近,随着香港导演郑保瑞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的上映,人们的视线再次投向这个奇异的空间:一个贫民窟、一座罪恶之城、一片法外之地、一个人间炼狱、一个乌托邦,同时也成为反乌托邦故事的最好题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空中看城寨,所有建筑挤在一起,像一个不断分裂的细胞。

1985年,加拿大摄影师格雷格·吉拉德(Greg Girard)与伊恩·兰博特(Ian Lambot)大胆走入城寨。他们花了七年时间,用照片记录下这座臭名昭著的城市和拆除前夕居民们的生活状态。我们联系到吉拉德,获得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的授权。

透过这些照片,我们希望了解,真实的九龙城寨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它如何成为众多文艺作品争相借鉴的对象?一个被拆除的贫民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居民怀念它?

“在拆除前夕,我不认为寨城应该被拯救,即使现在,我仍然不知道那代表着什么。”吉拉德曾说,“(九龙城寨)在各个方面都是不正常的,尽管居民们在可怕的情况下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它依旧不适合人类居住。但另一方面,我确实希望它能留下一些东西,哪怕只是一个碎片、一个角落。”

被上帝抛弃的人间炼狱

关于九龙城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当时这里是政府管理沿海盐料买卖的办公机构,城寨里住的都是官员。

清朝时,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九龙半岛和新界都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然而,在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中,清政府坚持保留了对九龙城寨的管辖权。

清政府灭亡后,政局长期处于混乱状态。两国都希望拥有城寨主权,但他们都没有能力管理这个地方。

随着大量难民和流浪者涌入,公权力无效的九龙城寨成为香港历史上最为异常的事物——一个三不管地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寨中的天后古庙,历史悠久,1951年后重建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古庙上方张开了一个大铁网,防止高空抛物,保护庙宇不被侵扰。但铁网上方一年才有人清理一次,成为一个恐怖垃圾场。

九龙城寨中最多的三样东西:鸦片烟档、妓院、牙医诊所。

在城寨中生活了30年的牧师邓保罗回忆,当年他的父亲搭了一间屋子,前面用作门店,卖日用品和汽水一类的东西,后面自己住。为了挣钱,店里也卖吸毒用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寨中有名的小超市,看上去简陋随意,但实际货品齐备:柴米油盐、烟酒汽水、豆豉鲮鱼和午餐肉,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