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崎岖半里平
九山微水一分田”
在重庆一些山区
人们常年受到饮水问题的困扰
水质、水量无法得到保障
一位科学家自2005年起
凭借扎实的治水专业基础
和多年在水务领域的研究成果
成功将先进的净水技术带到重庆
大大改善了山区居民的饮水状况
她就是雷晓玲
雷晓玲
在陕西澄城一个小村庄长大
村民们靠在河边打井喝水
一到雨天,水就会变得十分浑浊
雷晓玲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
看着家人每天多次从家里
走到山沟里的河边挑水
山区农村饮水困难的景象
从小就烙印在她脑海里
后来,雷晓玲以优异的成绩
考入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
本科毕业后保送攻读研究生
师从治水大师张晓健教授
怀着对先进专业技术的孜孜渴求
2002年她辞掉工作出国深造
继续学习环境工程
完成学业后
她进入一家世界500强外企水务公司
全面了解了行业市场运作
“搞科研必须知道如何转化
否则容易成为空中楼阁”
一次,雷晓玲去重庆出差
她发现当地的地理地貌
还有水资源、水环境等
都与自己的专业高度相关
几乎没有犹豫
她放弃了外企待遇优厚
留在了重庆
“我是学水的
只有到亲水、近水的地方工作
才能知水、治水!”
2005年,来到重庆之后
雷晓玲发现当地遍布的大山
成为饮用水安全的障碍
恰好自己在国外学习的
超滤膜净水技术
有望解决这一难题
从此她便致力于研究
村镇安全饮水和山地水环境治理技术
雷晓玲说
治水,就是给水看病
所以首先了解水
“一定要到现场去
诊断清楚问题之后
我们才能开药方”
雷晓玲的恩师张晓健
给了她极大帮助
“毕业之后,只要遇到困难
一旦向张老师寻求帮助
张老师都会给予
快速、专业、清晰的指导”
雷晓玲在重庆时
张晓健不仅远程提供技术指导
还在2007年专程从北京到重庆
和学生一起走山路考察
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那时候,去重庆一些区县
常常要坐一整晚的绿皮火车
距离最后考察现场的一段路
连汽车都进不去
山里的百姓听说他们是来治水的
纷纷自告奋勇带路
“那种信任让人感动
同时感到了肩上的责任”
通过到各地走访
雷晓玲发现浊度高、细菌超标
是山区饮用水的共性问题
超滤膜净水技术虽然先进
但进口膜成本太高
无法在乡村普及
愁眉不展之际
一位清华校友企业家
听说了雷晓玲的工作
主动提供了国产滤膜产品
超滤膜净水技术终于实现本地化应用
“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能够成功完成技术研发和试点
离不开大家的支持”
雷晓玲带着团队做水质检测
2015年,雷晓玲进一步
将治水方案推广到重庆綦江高庙坝
当地水处理设施落后
一旦遭遇汛期
水库、河流等地表水污染
设施就会超负荷运行
导致水质超标
村民们常常抱怨
“洗过的衣服第二天就变黄了”
为了让老百姓早一天用上放心水
雷晓玲和团队加班加点
“通常是白天到现场取样
晚上回市区做检验
出完检验报告已接近凌晨
打个盹又接着开会讨论”
当年6月,海拔1100米的
“高庙坝超滤膜一体化净水技术示范工程”
顺利落地
村民奔走相告
“我们的水变清了!”
雷晓玲坦言
那一刻她比村民还高兴
治水多年
一晃人生过半
雷晓玲已成长为
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
(环境科学与工程)领衔专家
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她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
科研项目50余项
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7项
主编/参编地方标准20余项
主编专业学术著作9部
主持研发的山地村镇超滤膜集成技术
已在重庆建成示范厂站点300余座
并应用在云南、广西等地的山地区域
雷晓玲还针对性提出了
“因地制宜、分级分区、远近兼顾”的
水安全与水环境保护系统防控理念
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认可
雷晓玲指导培养研究生70余人、博士后3人
回顾多年来
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雷晓玲总是提到母校校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她说,这句话是自己前行的动力
培养了自己身上的一种“闯劲”
那是面对新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面对失败的无所畏惧
还有肩上的责任和担当
对于未来
雷晓玲描述了这样一幅蓝图——
饮水不再是困扰乡村发展的短板
最终带来生态、人文环境的提升
水更清澈了,生活更安稳了
游客来了,旅游兴旺了
乡村富了,人才回归了……
雷晓玲说,这幅图景的实现
还需要多年持续努力
“但奋斗能让梦想成真
我愿和大家一道为梦想奋斗
为乡村振兴加油助力!”
来源/清华大学
编辑/刘斌
审签/明芳
监制/乔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