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虚开发票罪,法院判决时是否必须同时判处罚金,需要结合具体情节进行综合考虑。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处理虚开发票罪时,罚金刑是否适用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违法所得数额

如果虚开发票行为确实获得了违法经济利益,无论数额大小,一般都会被判处等额或相应数额的罚金,以剥夺违法所得,起到惩戒作用。

2. 主观故意程度

如果行为人存在明显的主观恶意,特别是为了骗取国家利益而故意实施等情节,罚金刑适用的可能性就更高。

3. 主客观造成的损失

除了违法所得数额外,虚开发票行为对国家和他人造成的实际税收损失和其他经济损失,也会影响罚金刑的判处。

4. 案件的社会影响

一些案件主要犯严重、危害程度高、社会影响恶劣的,判处罚金的可能性也更大。

5. 从宽情节的考虑

如果被告人存在自首、如实供述等法定从宽情节,法院可能不判处或减轻罚金刑。

6.量刑的整体因素

除上述因素,法院在量刑时还会综合考量被告人的年龄、动机、累犯等其他量刑情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案例:

案例1:2022年,江西一企业伙同他人长期虚开发票,骗取税款2.1亿元。法院判处实控人10年徒刑,并处1.5亿元罚金。

案例2:2021年,上海一公司骗税200余万元,但及时如实供述。法院遂免予罚金,只判处有期徒刑

案例3:2020年,陕西一犯罪团伙伪造虚开发票,骗取国家扶持资金5000万元,被判处高额罚金。

常见问题:

1. 被判处罚金后如何执行?

一般先由财产予以扣押、查封,确有困难才适用其他方式。

2. 如果难以缴纳该怎么办?

可以根据经济状况分期或减轻缓交。

3. 缴纳的罚金归谁所有?

全部上缴国库,不归案件承办部门所有。

4. 是否可以不判刑只单纯判处罚金?

虚开发票罪必然判处有期徒刑,罚金只是附加刑罚。

综上所述,虚开发票罪并非必然要判处罚金,但如果存在一定违法所得、有主观恶意、造成较大损失等情节,法院判处罚金刑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即便获得从宽处理,罚金刑也未必就能完全免除,需要根据具体案情权衡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