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消费旅游,还是电商科技,今年我市服务业发展可谓“热力澎湃”。一季度,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77.9亿元,增长5.4%,占GDP比重达56.2%,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规模以上服务业依旧是关键支撑,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增长10.1%,其中以研发服务、现代物流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迅速。

路上游客熙熙攘攘,摊位前人头攒动,自从东城路夜市“回归”后,摊主高晓燕每个晚上都忙得不亦乐乎,“五一”假期第一天就进账了5000多元。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实有服务业市场主体38.6万户,占市场主体总数的84.1%,新登记服务业市场主体1.3万户,占新注册市场主体总数的89.7%。市场活力有序释放,带动全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科学技术、文化娱乐等行业均实现明显增长。

围绕“打单”这一核心功能,威海领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了“我打”订单打印发货管理系统,目前已在京东、淘宝、抖音等20多家电商平台上线,日处理订单量超2000万(单)。

“我们研发的SaaS软件能够帮助电商商家解决订单管理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公司总经理王逸群介绍,为进一步应对市场需求,公司正在探索分销管理、多平台多仓库统一管理等服务软件,持续拓宽产品在电商生态链,特别是供应链上的服务能力。

位于临港区的威海市电商赋能中心里,主播们面对镜头热情洋溢地介绍产品,物流车在园区中穿行,将一批批快递包裹发往全国各地。刚刚投用不过数月,这里已聚集了大小35家电商、快递物流和供应链企业,更有数百家企业投来了合作意向。

“我们打造了配套云仓,实现集中仓储、集中包装、集中发货,为园区企业降低20%左右运营成本。”腾达(山东)商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文龙说,云仓日发货量在1万单以上,高峰期超3万单。

将现代服务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有力抓手,我市持续加大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及重点项目的培育力度,为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蓄足“后劲”。“我们将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服务对接,紧跟产业发展趋势,支持更多服务业企业与上下游相关企业‘链接’,为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