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本科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英语专业,现就读于乔治敦大学数字媒体方向启航导师K学姐

她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手握多枚OFFER如何选择】,已经在这个录取季斩获多枚录取,不知道该怎么最终选择的同学们,快和小编一起来康康吧!

注意:本篇文章以第一人称进行叙事,下文中“我”即是K学姐~

开篇

开篇

大家需要看到这篇文章的话,那么恭喜!说明大家正在面临这样的“幸福的烦恼”~

当初我也曾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家校方的offer,在选择时也有很多顾虑和考量,以下将和同学们分享我在offer选择方面的经验,以供参考。

选校概述

选校概述

去年3月我拿到了我23fall申请季的最后一封offer,至此,我所有投递学校的offer情况如下图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我该怎么选择(和方便我爸妈知道他们的钱要去哪),本J人(J人:MBTI 性格测试中指的一类人;J人倾向于制定计划、喜欢有序和组织,注重效率)写了一份择校报告,并给它取了个很ambitious(有野心)的名字——《选校纠结终结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也为了让我爸妈对这个择校报告有个更清晰直白的整体认知,我写了个开头,涵盖了我对择校这件事最概括性的感受

“需要考虑的点有很多,比如学校排名/知名度、城市环境、亲友距离、安全程度、学费、学费以外的生活花销、同窗的能力、项目的好坏、学校就业前景……

但同时,每一个单拎出来的标准又会有新的变数。比如排名,如果选择读完回国发展,首选QS排名高的,因为除了个别有大局观的企业HR,很多企业可能只看老牌的QS排名,这一点无可厚非;

如果选择留下,那么就要尽量选择STEM专业和在美国就业很被看好的那些学校;当然,能不能留和最终选择留不留都是变数。

若是为了一纸文凭然后回国,那么花钱少、排名高的项目是自然首选。在此基础上,QS 排名和US排名颠倒的情况也不少见,比如乔治敦大学的US高居22,QS却低到281;反观波士顿大学的US只有42,QS却也有108。

当然,US前50的都是相当不错的学校了,如果真的要划档,一般来说前30会划个档,前10又会划个档,以此类推。”

择校方法论

择校方法论

大家可以在择校的时候把你的offer院校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Dream Schools(梦中情校),我去年就只放了一个西北大学;

第二梯队:踮脚可以够到的、或是你比较心仪的院校

第三梯队:在申请时的保底院校

然后再按照每个学校进行“优/劣”的考量。接下来我拿我自己写的西北大学举个例子:

第一梯队:西北大学

理科 整合营销传播 STEM

✅优:

①断层TOP1,学校排名没得说,专业排名全美第一,就业率高

②生活开销小,在伊利诺伊州东北部埃文斯顿小城上,出行交通有学生优惠,连在镇上吃饭买东西都可以打折……但没什么好玩的,感觉就是一直待在学校和住处

③第四个学期是 Immersion Quarter,即学校直接安排实习

④STEM 专业(毕业后会有三年留美工签)

⛔️劣:

①学费最贵

②离亲友都有点距离,只能寒暑假或者圣诞长假可以走动

③同窗都将会是很牛的本科出来的人,甚至会有Gap(间隔年)或者工作了两三年的人,课程压力和Peer Pressure(同侪压力)可能会大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列完优劣势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在意的第一、第二的顺位,进行综合比较,假设你最在意院校排名和城市,那就可以先把排名较低和比较村的城市排除

切入点可以是“城市、课程安排、项目和专业”等维度,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入你认为重要的因素。

以下我列举了当初我在择校时,考虑到的范围(排名不分先后)

1.城市

城市非常重要,可以综合日常开销(不包括学费)如房租、税、通勤、购物的费用水平来看,也要考量一下偏远程度和娱乐设施。虽然玩的侧重点不同,但相比于国内,美国的娱乐肯定是逊色很多,加上如果你是很需要社交或者吃喝玩乐的,请选择大城市

如果可以,亲友也可以是选择城市的考量,如果你有亲戚在某个城市那会是锦上添花,或者你知道有相对多的朋友或以往的同学在某个城市,那这个城市狠狠加分。

关于安全,大家可以去搜一下U.S. Crime Data,会有很多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比如social explorer、ADT interactive crime map等等。

2.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也是考虑因素之一,虽然这是报选学校时就该考虑的因素,但相信大家对课程也有不同的侧重,甚至可能是不同的专业。

我们反选的时候就可以深入去看Syllabus(教学大纲)和每个项目的学分要求。一般的学分要求都是32-36,多的可能有42,甚至有的更高。学分的多少不仅影响学费,更多的是影响你对每节课的接受程度、你每周的忙碌程度、你学到的知识多少、你有没有自己的业余时间(找工作、考驾照、娱乐等)诸如此类。

3.项目和专业

项目和专业跟课程安排一样,在申请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好,但也可以作为最终择校的因素

比如:

● 项目要读几年?

●是STEM项目吗(也就是能不能有多两年的工作时间)?

●项目的毕业条件是什么(也就是难不难毕业)?

●项目是否提供实习机会?

●是否需要自己找导师?

●导师的资质如何?

我当初是如何定校的?

我当初是如何定校的?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还是会觉得比较抽象。我现在就以我当时的择校经验为例,细致为大家讲解下当初是如何定校的

我本身很在意工作签和城市,所以最后剩下美东最“大”(即生活成本、工作机会等综合指数高)的三个城市来进行选择

● 没有STEM但在纽约的纽大

●有STEM的波士顿大学

● 有STEM的乔治敦大学

最后再细致地铺开

纽大:在考虑纽约生活成本的基础上,没有STEM意味着少两次抽H1B的机会,纽大已然排在我的最后选项

波士顿大学:波士顿的那个专业过于学术,而我本人可能不太喜欢过分理论的事情,所以也排除了

乔治敦大学:最终选定!

乔治敦大学秋日美景

乔治敦大学秋日美景

乔治敦大学举办的讲座活动

丰富可口的茶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治敦大学的秋日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在最后

写在最后

希望上述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你有更多关于硕士/博士的申请、就业等问题,欢迎评论区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