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美国针对美籍华人陈刚教授的两项“诈骗”罪名指控被取消。

陈刚教授于2000年加入美国国籍,在此期间,他在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纳米工程组任教授。同时,他还是微纳米工程实验室主任和固体太阳能热能转换中心的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刚教授

但在去年1月14日,他却被美国前联邦检察官安德鲁·莱林起诉,起诉的理由是他与中国有“不正当关系”。

当时正值特朗普任期的最后一周,而陈刚教授被起诉也与特朗普提出的“中国行动计划”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自这个计划被实行的3年来,美国联邦调查局似乎就盯上了国内各个学术研究机构的华人。因为在这3年里,美国借此起诉的华人占80%。

据美国媒体称,这个所谓的“中国行动计划”正是在特朗普对中国充满“敌意”的情况下诞生的。自从特朗普上任后,他就一直视中国为“竞争对手”。而也有许多十分优秀的华人加入了美国国籍并在美国进行科学研究,这些科学家们、研究者们免不了会与中国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本来这是促进两个国家共同发展的好事情,但特朗普却认为,中国籍的研究者们会从中“窃取”美国的技术,从而发展中国科技。

所以,他在上任总统后起诉了包括陈刚教授在内的多名美籍华人科学家。

但他的这一举动也引发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其他被起诉的华人所在科学院学者们的不满。

就拿陈刚教授来说,他被捕后,麻省理工学院院长拉斐尔·赖夫就站出来为他正名。他说:中国提供给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经费被用于一个系的研究任务,并不是只用在了陈刚教授的身上,且他也没有隐瞒在中国的工作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斐尔·赖夫

麻省理工学院还支付了陈刚教授的辩护费,并期待他回归学院。

中国外交部也对此事做出了回应:美方在处理相关案件时应停止政治操弄,停止对中方有关计划的污名化。

言外之意就是:美国政府可别再对中国泼污水了,这就是你们自己臆想的“政治阴谋”。

拜登上任后,他并没有取消这一冠冕堂皇的“中国行动计划”,他反而还将这一计划的实施对象具体到了科技领域。

所以陈刚教授在整整一年里也没有被撤销指控,他背负着“诈骗”的罪名被迫接受美国法庭的审判。

而陈刚教授和多名华人被捕也在美国学术界中引起了轰动。科学家们纷纷指责美国的这一计划。但拜登却延续了特朗普的做法,继续上演着起诉科学家的闹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还是对自己的技术太有信心了,在这两位总统看来,美籍华人科学家与中方保持联系只会将美国的研究成果带到中国来,所以,中国在这样的关系中始终是“受益者”,而美国方面就“损失惨重”了。

但他们低估了中国科学家们的能力,两国之间保持友好交流的前提一定是平等和公正的。所以,美国自然也会从这样的学术交流中获益,并不存在中国“捡了便宜”的说法。

拜登任美国总统后也对“中国行动计划”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调整,并且将计划所针对的领域缩小到了科技。可见拜登知道,如果让美国所有领域的研究学者都与中国断了联系,那对美国来说也是一种损失。不过,他还是对美国的“科技领域”抱有盲目自信,所以才支持这一计划,并企图借此让中国的科技落后于美国。

今年1月,新任联邦检察官罗林斯刚接管了陈刚教授的案子后就对此案进行了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邦检察院

他最终在20日撤销了对陈刚教授的起诉,并称这是联邦检察院认真调查后的结果。他与“中国行动计划”的支持者也是起诉陈刚教授的前任检察官莱林不同,他认为,撤控的做法是“符合正义的”。

《华盛顿邮报》在陈刚教授被撤控后称,这是“中国行动计划最引人注目的挫折”。

陈刚教授也在随后发表声明:“我为这个结果感到欣慰”。他还指出,“中国行动计划”已经给学术界带去了不必要的恐慌。192耶鲁大学教授也发表声明支持陈刚教授。

令人高兴的是,在“中国行动计划”中被起诉的39名研究者也都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陈刚教授被指控又被撤控一事引起了大批美国评论家的关注,亚裔美国人权利团体也站出来呼吁“停止仇恨亚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各方面的压力下,拜登政府的相关官员不得不和这些抗议者们见面。近日,美国司法部官员称,“中国行动计划”很有可能被取消,但对这些案件的审理依然会进行,只不过案件的审理权将交到司法部国家安全司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