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对越反击战,我军在短短1个月内便取得军事完胜,攻克越北20多座城镇;之后10年的轮战更是将越南对我国的边境威胁降至最低。然而一次大规模战争从来都不是完全理想化的过程,不管谁输谁赢,只有打仗就会有损失,我军虽取胜,79年也有近7000名中国将士战死他乡,其中级别最高的指挥员是哪一位呢?如何牺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9年对越作战,我军有一名副师长阵亡,属于解放军的高级将领。这位高级指挥员叫赵连玉,殉国时是我军42军126师副师长。熟悉我军部队番号的朋友不难看出,第42军就是解放前的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而赵副师长也确实是老东野出身,出生在辽宁的赵连玉从1945年开始就在东北地区作战,东野反攻国民党军攻打锦州时,他才刚满18岁,作战极其英勇。1948后赵连玉随80万大军入关,几乎在四野部队中参加了解放战争全程,其中在著名的塔山阻击战和平津战役中都有立功表现,逐步获得了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击越南时,赵连玉已经是我军的高级指挥员,由于在解放后受了高级军官教育,赵连玉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是我军非常优秀的高素质指挥员。赵连玉担任126师(53124部队)副师长,负责指挥部队前线作战。赵连玉带兵,擅于发挥我军一贯占优的机动打法,尤其是在越南境内的高平之战,率部给越南军队带来沉重打击。然而在1979年3月8日,不幸发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连玉带领126师两个团的队伍在班瑙一带与越军周旋,抢占有利位置为将来我军回国确保通路。由于越南正规军事力量数量有限,与我军交战又损失巨大,素来以“全民皆兵”和游击队战术著称的越南民兵,几乎全是老百姓打扮,在班瑙地区频放冷枪,狙击我军官兵。由于敌人外形不易辨识,并且具有熟悉地形的优势,我军不少战士都被冷枪击中,造成大量伤亡,赵连玉也在队伍中。第一个发现赵副师长中枪的是在他身边不远处的施连星团长,当他看到赵连玉倒下时已经晚了,副师长脖子被枪弹贯穿,血流如注。由于击中了要害,当场便无法救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连玉副师长壮烈殉国,成了79年战死的我军最高级别指挥员。我军马上调来配备重火力的炮兵部队,对越南游击队隐藏地区进行了火力覆盖及彻底清剿,报了赵副师长的血仇。不久后烈士遗体被运回国内,埋葬在广西龙州的陵园内,多年来一直被后人供奉和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