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里森画廊北京空间呈现赵刚加入画廊代理艺术家行列后的首次个展“肉食者”,展出的一系列全新画作体现了艺术家关注心理、情感、生活方式在历史和当下的交织,及在这种相互作用下被扭曲和被遮蔽的认知和体验,并从其中探索其流动的个体身份与文化冲突和历史断裂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刚,《T·S·艾略特》,2024,布面油画,160 x 130 cm © Zhao Gang.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赵刚第一次在创作中探索了诗人T·S·艾略特这一人物。艺术家在伦敦的一个二手书店购买了一本艾略特的传记,并在他飞往纽约的旅途中阅读这本书。艾略特与他第一任妻子薇薇安·海-伍德 (Vivienne Haigh-Wood) 之间的关系异常紧张,两人都曾受到精神和身体疾病的困扰,这令他们在这段婚姻中受尽苦楚。而艾略特作为当时社会精英的不幸个人经历,引发了赵刚对爱情及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哲学性思考。展出的多件大型画作以生的猪肉和羊腿为主要意象,将常见易懂的肉块隐喻为人类的肉体,体现了艺术家尝试通过1980年代解构主义的手法,挑战观众对既定事物的认知。艾略特和海-伍德两人的肖像分别置于一堆猪肉旁,他们面无人色,似乎映射着他们不和谐的两性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刚 《薇薇安·海-伍德》(细节),2024,布面油画,130 x 160 cm © Zhao Gang.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静物是赵刚实践中反复出现和刻画主题。本次展览中的部分作品将不同的肉类、蔬果、酒杯和花朵置于一个类似家居的场景中。多年在海外生活的赵刚最近搬进新工作室,在创作的间隙他常独自思考和感怀,每一次搬迁都让他更加珍惜周遭的一切。带着一种破坏性的冲动,艺术家在《山茶花》(2023) 中改变肉腿和花朵在绘画世界里占据的大小,通过放大的尺度与视角拉开与观者的距离,从而使观者在此体验中反思自身处境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刚,《山茶花》,2023,布面油画,200 x 260 cm © Zhao Gang.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对食物的描绘也出现在一组圆形、椭圆和菱形的小型绘画中,包括生的肉块、煮熟了的和尚未烹饪的鱼,和被吃过的水果和蔬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丰盛的食物代表了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其中鸡鸭鱼肉是宴席上常见的四种主要荤食,这也折射了拥有多年留洋经验的艺术家,心中始终保留着对宁静安稳生活的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刚,《羊腿》,2023,布面油画,180 x 250cm © Zhao Gang.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此系列中还描绘了暴露于户外场景的大型肉架和肉腿,其中草原和羊肉代表游牧生活,象征着赵刚在不同地方生活的过去,同时也与他在绿野中骑摩托车寻找内心的宁静有关。赵刚曾表示:“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任何时候都可以放弃,任何时候都可以捡起来。”赵刚持续通过手中的画笔,反观其离散身份在当下的意义,及当下日常生活最不起眼却珍贵的点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