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一辆三轮车,两张折叠椅,一副太阳镜,丝绸口罩面巾,上身迷彩大褂,下身黑白条纹裙裤,脚上黑色花布鞋,三轮车头挂着漫画招牌:“专业理发5元”,漫画中女子长发飘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运河潮王桥下摆摊理发的刘大姐

刘大姐,江苏连云港人,15岁出门学艺,先后在扬州、上海当学徒,1983年回连云港开理发店,一开20多年。刘大姐说她下面6个弟弟妹妹,她是老大,从小就没学会玩,不会唱歌不会跳舞,只会理发。

儿女都在杭州成家立业,18年前,刘大姐来到杭州,后来实在闲得发慌,开始摆摊理发,广告牌是她自己设计的,漫画也是自己画的,请人制作花了3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年前刘大姐亲手设计的理发招牌

2013年一个夜晚,刘大姐第一次推车出门理发,老公不信有人会找她,那晚刘大姐理了6个头,收入30元。从此老客带新客,现在一天平均打理十个头。

稻香园85岁的杜奶奶说,她一直在刘大姐这里理发,当年剪个头5块,现在还是5块。刘大姐人好,看到她们在运河边走,都会叫过去坐一会歇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大姐正在为85岁杜奶奶理发

83岁徐大伯家住左家新村,以前和老伴都在这里理,一年前老伴走了,徐老伯再来就是一个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3岁徐老伯今天不理发与刘大姐聊天

60岁的老韩家住日晖新村,喜欢钓鱼,有一次运河边钓鱼看到刘大姐,从此理发再没去过其他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晖新村韩大哥赶到潮王桥理发

57岁的孙大姐是第一次来找刘大姐,自带了染发剂找刘大姐把白发染黑。孙大姐说小孙子3周岁,下次要理发也带过来。

老伴女儿女婿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刘大姐一大家子十来个人的头发都交她打理,15岁和17岁的两个孙女,手机上看到好看的发型,拿照片给奶奶一看,都搞得定。

有时流浪汉经过,头发乱糟糟的,刘大姐会主动叫住说,来来来,理个发。流浪汉不好意思,说没钱,刘大姐说,不收钱,然后把他的头发打理得清清爽爽。一年冬天,一个流浪老人经过,冻得瑟瑟发抖,走路一瘸一拐,刘大姐给免费理了发,还回家拿了老公的衣服送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剪下的头发收拾到垃圾桶

每年用坏五六把电剪,都是全钢进口的,贵的一把六七百块,便宜的也要一百七八十块。这些成本算进去,刘大姐说其实赚不了多少钱,她理发也不为赚钱,一是实在闲着没事,二是47年的手艺丢了可惜。

来理发的一个接一个,刘大姐忙得不得空闲,记者抽空和她聊了20多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大姐停下织毛衣专心分享理发

下午4点准备收摊时,一位大伯来了,刘大姐给他剪完才正式收摊,临走把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碎头发都收进旁边垃圾桶,大多是花白的。

刘大姐说,她上午9点到10点、下午1点到4点、晚上7点到8点,在稻香园旁潮王桥西南侧理发,遇到家中有事或下雨不出摊。剪染烫都行,单剪5元,剪+染30元,烫发不分长短100元。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记者 陈卫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