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开发票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虚构交易行为或者其他情节,空开、捆扎或者出售、购买发票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破坏了税收征管制度,侵犯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构成了重大的经济犯罪。以下是关于虚开发票罪的详细解析、相关案例和常见问题解答。

一、虚开发票罪的定罪情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之规定,构成虚开发票罪,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构成要件:

1.违法主体是合法的单位或者个人。

2.违法行为是空开、捆扎或者出售、购买发票的行为。

3.手段是虚构交易行为或者其他非法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相关典型案例

1.2019年杭州发生一起特大虚开发票案,该案涉案金额高达71.38亿元。主犯张某系统策划,制造虚假交易,并伙同他人在杭州、南京等地设立多家空壳公司,大量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经审理,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3000万元。

2.2017年广东省惠州市一起虚开发票案,犯罪嫌疑人林某利用伪造的合同等资料,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20余份,开票金额1.24亿元,非法获利500余万元。林某后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300万元。

三、常见问题解答

1.虚开发票有哪些常见手段?

常见手段包括:虚构交易行为、无实际经营业务、伪造单证资料、控制发票流向等。

2.虚开发票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虚开发票罪属于刑事犯罪,根据情节轻重,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如何预防虚开发票行为?

可采取加强发票领购核查、严格执行"发票管家"等措施。企业和个人应当合法经营,保留完整合法凭证,如实纳税。同时,还要增强纳税意识,树立守法观念。

4.如何辨识虚开发票?

可关注发票的填开日期、发票号码、购货单位名称等信息是否存在异常。一旦发现可疑发票,应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