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沿街餐饮商户油烟扰民 新民晚报记者 李晓明 摄 (下同)

沿街川菜馆、麻辣香锅、牛肉粉馆一字排开,一到饭点各种辛辣味就扑鼻而来,呛得居民不敢开窗。浦东新区博华路莲园路一带居民反映,该处沿街餐饮店存在油烟扰民,油烟净化设备清洗不到位的现象,居民不堪其忧。

沿街商铺 油烟扰民

5月10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浦东新区转交的一件群众信访举报件反映,北蔡镇博华路莲园路一带10家沿街餐饮店存在油烟扰民、油烟净化设备清洗不到位等问题。北蔡镇当天组织监管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确认信访举报件反映的部分问题属实,现场部分餐饮店确实存在餐饮油烟扰民现象,立即对涉事餐饮店进行了立案查处。

5月18日上午,本报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再次来到博华路莲园路现场查看。博华路沿街一排商户中大多数为餐饮店,其中有川菜馆牛肉粉、早点铺等,商铺后面则是居民小区海东公寓,部分餐饮店位于商铺屋顶的排烟口正对着小区。此时正是午饭时间,记者站在楼下闻到了餐馆烧菜飘来的香味。

“之前没有整改的时候,这些餐饮店开火时都是油烟味,尤其是川菜馆、麻辣锅,味道辛辣刺鼻,呛得人直打喷嚏咳嗽不止,我们居民平日里都不敢开窗。”海东公寓小区居民张阿姨告诉记者,随着天气转热,楼下的餐饮店营业时间也延长了,如不及时整治,居民将继续饱受油烟之苦。

而在监管执法人员此前进行两次现场查处后,相关情况已经得到改善。在川菜馆的二楼,记者看到原本积满油垢的抽油烟机经过清洗后,已经变得铮亮,烧菜产生的油烟经过净化过滤后气味也变得不那么刺鼻。餐饮店负责人还向执法人员出示了油烟净化装置的安装单以及相关清洗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案查处 提级管理

“接到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交的群众信访举报件后,我们第一时间就来到现场核实查处。”北蔡镇城管中队副队长顾建华向记者表示,北蔡镇当天组织监管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确认信访举报件反映的部分问题属实,10家餐饮店中有1家已经停业搬离,其余9家餐饮店都安装了油烟净化设施,但是其中4家无清洗记录,1家现场无法提供清洗记录。对这5家无法提供油烟净化设施清洗记录的餐饮户,相关监管执法部门进行了立案查处。

为进一步夯实整治成效,5月15日,北蔡镇对现场开展了二次复核。发现6家餐饮户无法正常运行油烟净化设施,3家能提供相关设施资料及清洗记录。北蔡综合行政执法队根据现场复核结果,对6家餐饮户进行了进一步立案处置。

顾建华表示,根据《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饮食服务业的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安装和使用油烟净化和异味处理设施以及在线监控设施,并保持正常运行,排放的油烟、烟尘等污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定期对油烟净化和异味处理装置进行清洗维护并保存记录,防止油烟和异味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如未保持设施正常运行或者未定期对油烟净化或异味处理设施进行清洗维护并保存记录的,由生态环境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治。

“在日常监管中,我们还会根据经营者的违法、风险等情况实施分类分级监管。”顾建华表示,涉案经营者如此前无案底,这次被立案查处后,将从低风险变为中风险,检查频次从一年一次提高到半年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线监测 联动监管

“油烟扰民”问题历来是影响城市管理和发展的一项顽疾,更是关乎市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难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与“油烟扰民”相关的市民投诉一直居高不下。如何平衡好守护城市“烟火气”和解决恼人“油烟味”,成为执法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北蔡镇已有近400家会产生油烟的沿街餐饮店安装了油烟净化设施,基本做到动态全覆盖,同时根据沿街餐饮店更新较快的特点,镇各职能部门积极做好相关信息的动态更新和经营情况的长效监管,对于新开业的餐饮商户,告知督促其立即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等环保设备,办理排水许可证等规范手续,确保其合法合规经营。

同时,北蔡镇正积极配合新区相关部门,推进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安装使用。接下来还将试点探索沿街餐饮许可联动和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发挥协同优势,提升监管实效。

新民晚报记者 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