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薛蟠在金陵时,有个外号叫:呆霸王。在京城时,也有个外号:薛大傻子。

那么,薛蟠真的又呆又傻吗?

当然不是。

薛蟠的呆傻,是心机少,涉世不深。

薛蟠和《红楼梦》里那些人精比,的确有点呆,心眼儿不太多。说话做事,很多时候,直来直去,不会迂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薛蟠心机深就不会亲自带人打死冯渊,正因为他又呆,又霸道,才从小胡作非为,最后摊上人命官司。

薛蟠实在,反应迟钝,不太会察言观色。

他喜欢柳湘莲,百般对柳湘莲示好。柳湘莲对他很反感,他丝毫没有察觉到。

柳湘莲诓骗他出城,他一口答应。结果被痛打一番。这都是他又呆又傻的表现。

他花钱如流水,也是他呆傻的表现。贾府学堂的小学生金荣每年都能从他手里得点银子。

他养了一帮契弟,这帮契弟却各有所爱,并非真心爱他。

他流连烟花柳巷,给了老鸨子大把的银子。这也是他呆傻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薛蟠不懂生意,薛家伙计对薛蟠坑蒙拐骗,他都不知不觉。

书中原文:【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卖买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几处生意渐亦销耗。】

这些总管伙计占了便宜还卖乖,说主人薛蟠呆呆傻傻的,都是他们支撑薛家的生意。

薛蟠被薛姨妈惯坏了,被底下人奉承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他只是心眼儿少,涉世不深,不懂得人心险恶。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欺骗。不懂得察言观色,以为地球都围着他转。至于说薛蟠又呆又傻真不见得。

薛蟠不呆不傻,挺精明的。

薛蟠毕竟是四大家族出身,从小就接受礼仪教育,好人情世故的培训。虽然薛蟠学艺不精,但是肯定不是一无是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薛蟠怕给别人添麻烦。

他一进京,就对薛姨妈说,舅舅升官了,我们一堆一块的去不方便。可见他懂得人情世故,怕给舅舅家添麻烦。

2.向贾珍推销积压货。

秦可卿死了,要找打棺材的木头。薛蟠就将积压在店里好多年,别人不敢买的板材——铁樯木推销出去。

贾珍问他多少钱时,他哈哈一笑,大方地说:“拿着一千两银子,只怕没处买;什么价不价,赏他们几两银子作工钱就是了。”这份豪爽,令人感动。

大家都以为他傻乎乎地将这么值钱的东西白白送人了。殊不知,贾珍是爱面子的人,为了秦可卿不怕花钱。他给的工钱,应该够本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薛蟠不仅推销了积压货,而且赢得了贾珍和大家的好感。一举两得。

薛蟠进京后的傻,是装的。

薛蟠在进京前,无人说他傻。只是进京后,贾琏等人才说薛蟠是“薛大傻子”。

薛蟠的傻应该是他的伪装。

在金陵,薛蟠是一霸。到了京城,薛蟠的地位是很低的。满京城到处都是大官。连贾府都只敢称中等人家。薛蟠他就是一个小虾米,一个蚂蚁。随时会被碾死。

薛蟠要想在京城贵胄的圈子里混,除了装傻充愣,甘当篾片,被人嘲笑,没有其他办法。

从他参加冯紫英家宴的表现,以及说酒令来看,他就是像贾母两宴大观园里的刘姥姥一样,故意装傻充愣,逗大家开怀大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薛蟠就是故意装呆,装傻,给大家提供情绪价值,以此获得大家的好感。大家有什么活动都会带着他,不把他排斥在外。

薛蟠这么做也是为了薛家考虑。薛蟠不成器,一部分原因是薛姨妈的溺爱,不放手。不让他当家主事。

总之,薛蟠并非又呆又傻的蠢货,他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只是由于母亲的溺爱,没有太多社会经验,没有经过历练,涉世不深,有点单纯,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罢了。

薛蟠并非是地主家的傻儿子,人傻钱多,总是被欺骗。

进京以后,他学乖了,为了能在贵族圈里混,他装傻充愣,甘当篾片。

电视剧里的薛蟠都是胖乎乎的,一副愚蠢的样子。那么原著里的薛蟠到底长啥样呢?请看以后更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