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开屏新闻】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砍、劈、锯、刨、弯、烤……”78岁“风筝爷爷”徐作坤(下称“风筝爷爷”)娴熟的双手,每天都在跟不同品种、不同大小的竹片打交道。他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在为做出一只完美的风筝打下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5日下午1点半,在昆明安宁市昆钢阳光小区内,“风筝爷爷”正吃着老冰棍、身姿健朗地走在回工作室的路上。谈起风筝,他脸上立刻洋溢出孩子般无邪的笑容。他说:“我的家乡是世界风筝之都潍坊,从小耳濡目染,5岁时母亲陪着我在麦田里放风筝的快乐始终刻在记忆最深处。1983年,我做好了人生中的第一只风筝,从此便与风筝结下了不解之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筝爷爷”是第七批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制作的滇式风筝——“滇蜂”,是继四大风筝流派后的又一主流风筝流派。“滇蜂”更为适应高原山谷气流,拔高力大,耐风性强,飞行平稳,打破了传统北方风筝三角形或米字型的格局,被设计为以倒米字型为中心,尾翼垂直平衡间距相等、迎风角65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徐作坤制作的“滇蜂”在国际风筝文化节上一飞冲天,被国际风筝联合会誉为滇派风筝“巨匠”“云南风筝第一人”。在他看来,一生只够做好一件事。他40多年如一日,只为做风筝,守护好童年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十年来,“风筝爷爷”在滇派风筝的设计、结构、耐风力等方面重新进行了改良,他的风筝包括硬翅、软翅、串类、复式、自由类等。在他的工作室内,墙壁上挂满了各式的风筝和风筝骨架,四间大大小小的房间里堆满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风筝。他说,尽管儿女不在身边,但与风筝相伴,并不会觉得孤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这辈子最快乐的事就是与风筝为伴,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都在‘扎、裱、绘’。现在人老了,只想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一些风筝留给后辈。(我)几乎全年无休,每天沉浸在自己的热爱里,不会觉得累,只是精力明显大不如前了。”他说,一只老鹰的风筝,两个翅膀的尺寸偏差小于4毫米,“要做一只能成功起飞的风筝,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我做过最难的风筝,是一条长约100米的巨龙风筝,耗时半年左右。对我来说,每一只风筝都非常得意,因为每一只风筝都是用心制作的。”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问起“风筝爷爷”最得意的风筝是哪只,他面带微笑着说道,每一只风筝都像是自己的孩子,都很得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云南省安宁市金方街道阳光社区的风筝陈列馆内,栩栩如生的老鹰、蝴蝶、蜻蜓、蝎子、燕子、老鹰等造型的风筝格外惹眼。“风筝爷爷”向记者介绍着他的作品之余,还悄悄告诉记者,其实最好的风筝都被自己珍藏起来了。

谈起这门传统技艺的处境,“风筝爷爷”也很担忧。

“来拜师学艺的人很多,但坚持下去的很少。学做风筝要讲究耐力和恒心,吃苦耐劳是最基本的能力,最关键的是要发自内心地热爱。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找到对的人,将滇式风筝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为了不让手艺失传,“风筝爷爷”已于几年前开始把自己的风筝手稿归类整理、编撰成书。他说,工作量很大,上千张的图纸需要整理,每种类型风筝都要绘成详细的图,这样后人才不会把这门技艺遗忘。

多年来,他秉承着一个原则,表演不卖钱、风筝不定价。在他看来,每一只风筝都像自己的孩子,值得珍视和保护,也希望风筝能给更多人带去快乐。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李赛 文 龙宇丹 摄

一审 熊波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