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梳子姐

果不其然,一切责任都在美方。

伊朗前外交部长扎里夫说,总统莱希等高级官员所乘直升机发生事故,与美国长期制裁有关。

为什么这样说呢?

据美国空军退役军官斯图尔特推测,莱希等人乘坐的可能是上世纪60年代投入使用的贝尔212直升机,由于受到制裁,伊方难以获得零部件,再加上天气原因导致的坠毁。

看到这个原因,真是令人生出无限感慨,贵为地区大国总统,为了工作需要,冒着生命危险乘坐零部件不全的老旧飞机,这是怎样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呢?

美国国务院也宣称,莱希坠机后,伊朗提出了“罕见的援助需求”,但因后勤原因无法提供。由此可以看出,离开美国莱希确实活不了。

世界上的冒险家太多,很多人对莱希比较陌生,直到身死之后才发现,他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1990年前,担任德黑兰检察官的时候,莱希发明了著名的“5分钟起诉+宣判”模式,数千人在5分钟内被他宣判死刑,由此获得“德黑兰屠夫”荣誉称号。

对于这段历史,莱希当选总统后回应说, “如果一名法官、检察官捍卫了人民的安全,他应该受到赞扬……我很自豪能在担任过的每一个岗位上捍卫人权。”

制裁他的人指责其践踏人权,他为自己辩护是在捍卫人权,人权是个啥东西谁也搞不清楚。

比如,当伊朗人民得知总统莱希遇难后,德黑兰等城市响起烟花爆竹声,人们载歌载舞,当地警察还进行安保服务,这又是什么情况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他们在庆祝,也不排除这是一种用来表达纪念缅怀之情的风俗习惯,毕竟他们拥有太多与众不同、与世俗社会完全不相通的特殊习惯。

莱希死后,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悲悯同情,但这都是一瞬间的事,人们更关心的是谁会接棒继任总统大位。

从来只闻新人笑,哪里识得旧人哭。

人死如灯灭,地球离了谁都一样转,越是身处位高权重,越容易瑟瑟发抖,越有权力的危机感和生存的危机感。

6天前,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因亲俄而遭到刺杀,侥幸保住了性命,让人不禁联想起一战导火索,进而对爆发三战的担忧。

现在伊朗总统意外死亡,以色列总理及国防部长则被国际刑事法院涉嫌战争罪申请逮捕令,局势变得愈加难以琢磨。

富贵险中求,也在险中丢,求时十之一,丢时十之九。

一战、二战的模式恐怕不能生搬硬套进入现在的镜像,有没有一种可能三战已经实际地爆发了呢?

战争是士兵在流血,政治家在冒险,只有孤注一掷的冒险才能巩固既有权力,攫取新的权力,至于谁家的孩子死了、残了那些都不重要,大不了装模作样流几滴眼泪,弄点破铜烂铁打几枚勋章就可以安抚下去,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擒贼先擒王”,杜甫的这句诗最为悲悯,也极具实践意义。

避免大规模战争的最好办法是“斩首”,把发动战争的狂人和冒险家消灭掉,灾难自然就结束了。

- 完-

笔不阿贵,文不奉承

Liurushi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