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俄总统普京受邀于5月16日到17日对华访问。普京专机于5月16日4时许抵达北京,中方三军仪仗队迎接,并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普京来访举行欢迎仪式。中俄两国先后进行小范围及大范围会谈,签署系列新合作内容,推动中俄战略协作取得更多务实成效。

普京于5月7日连任俄新一届总统,访华前俄新政府主要成员确定。绍伊古卸任防长转任俄安全委员会秘书,负责更广泛的俄安全事项。新防长由负责经济事务的俄原第一副总理安德烈·别洛乌索夫担任。此举显示,俄方有意改善国防支出在俄经济体系中的比重,强化俄军事支出体系与整体经济间的嵌合。显示俄方为避免苏联时期军事支出过度挤压整体经济的痹症,做出调整。确定新任期人事任命及主体事项后,普京即进行访华行程,体现了中俄互信和两国的战略密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华合作目前支撑起了俄外贸经济的主线,与俄合作为中方构建同单边体系分庭抗礼的多边局面,奠定了基础。目前,美国以北约为基本盘,在东欧、亚太方向延续地缘扩张动作。经济领域,拜登政府刚刚通过对中国系列产品加征关税的决定,其中中国电动汽车关税调整至100%。南海海域美国驱动菲律宾,在与华碰撞上继续升温事态。由此引发的,是一个中美决裂时期的来临。这一背景下中俄的深化走近,使两国能够在全球事务中发出更大协同声音,使中俄彼此有更为稳固的基础应对震荡。

中俄合作的意义对两国而言,体现在三方面。一,双方经济活动的主要增长点。地缘对抗局面下,原有的全球贸易格局在被重塑。中国传统的贸易伙伴美国、日本、韩国呈逐步萎缩局面,德国、法国与华合作正着眼克服地缘震荡带来的不利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聚焦于以“一带一路”拓广同发展中各国联系,并已由东盟代替欧盟成为中国排在首位的贸易伙伴。不过,相关贸易合作也存在局限,即韧性不足、合作级别不高、呈现分散化局面。需要中国构建组织中枢对各点进行连接。

持续增长的中俄贸易规模,为中国经济提供关键的增量。中俄合作也正带动中国东北产业集群的复苏。此次普京访华期间,将赴哈尔滨出席第8届中俄博览会,有助于增加中俄企业相互走近的势能。2024-2025年同样是中俄文化年,以双边民间往来的增加,为更进一步的两国合作对接奠定基础。二,为彼此筑牢安全底线。从在俄远东进行的系列军演,到中俄在日本海、东海、西太方向例行化的联合战略巡航,到两国同南非、伊朗等国进行的确保航路安全演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俄协力拱卫共同安全。两国在经济结构上的高互补性和地缘位置上的相邻,使两国在极端情况下仍能建立经济循环体系。海参崴港参与中国南北贸易和北极航线的开通,为双方垒实经济底线。三,为全球局势下一阶段的整体框架,给出解答方向。

中俄两国既要调整当下全球治理体系中不适宜的部分,也要建立对各国更具普惠性的新体系。金砖机制、上合机制及中俄日益完善的本币结算机制,为新体系的构建增加基础。普京访华助推两国从政府到企业、民间相向而行,为欧亚及全球局势增加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