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增强夏季防溺水安全意识,严防溺水事件发生,连日来,横州市紧绷预防溺水这根弦,常态化多形式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召开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横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强化安全演练,筑牢生命防线

横州市各中小学采取理论宣讲与模拟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防溺水安全演练和溺水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活动,让学生有切身体会,学习、掌握更多防溺水知识。

马岭镇初级中学开展防溺水安全演练。演练通过模拟溺水事故场景,让学生们了解如何正确应对危险,掌握自救技巧以及发现溺水者如何正确施救的方法。“发生险情时,要先憋住一口气,双手抱头,采用‘水母抱’的姿势进行自救。”演练中,重点讲解了防溺水应急救护技能和防溺水“六不准”原则。通过防溺水安全演练,同学们学习了实用的操作知识,增强了面对危险事件与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

横州市红十字会走进云表镇新辉村小学,开展防溺水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活动。横州市红十字搜救救援队队长周均钊对如何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及溺水后如何自救进行讲解,通过模拟实验、互动问答等形式,传授利用救生圈、竹竿、绳子或木板等常见救生器材进行水上救援的方法。培训中,还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术、气道梗阻急救法等操作要领,并进行实操练习。师生们认真学习,踊跃参加实操练习,加强了师生对应急救护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大家自救互救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横州镇第三初级中学开展人工呼吸教学。横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强化巡河制度,健全防范机制

横州市各乡(镇)充分发挥“河长制+网格化”双联动优势,将河长制常态化巡河、网格日常化工作与防溺水工作紧密结合,全面系统排查辖区内河流、水库等危险地带水域情况,重点检查并劝阻未成年人私自下河入库野泳、嬉水等行为,做到巡河与防溺水巡查“两不误”。

同时,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组织镇村(社区)网格员、志愿者、人大代表等组成防溺水巡查联防队伍,对辖区内易发生溺水事故水域地段进行排查,筑牢安全防线。重点对辖区干渠、水库、鱼塘等水域玩耍的学生、群众进行宣传劝导,全力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例如,南乡镇就组织全镇各中小学校绘制了校园周边危险水域地图,掌握具体水域信息,将坐船上下学或经常到河边玩水、游泳的学生列入重点人员名单并收集其监护人联系电话。今年以来,该镇各级河长累计巡河258次,各村(社区)干部共对辖区水域安全性、人员聚集等情况开展实地巡查560次,排查整治危险水域303处,成立308个校外安全防护小组密切跟踪辖区涉水重点学生每天去向。

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横州市各乡(镇)通过多形式推进防溺水宣传教育,织密织牢防溺水“安全网”,切实守住安全底线。

横州镇组织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召开“珍爱生命谨防溺水”主题班会,并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防溺水演练及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切实提高家长、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牢记防溺水安全知识。

陶圩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溺水知识宣传。线上采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积极转发防溺水知识,扩大宣传面;线下则组织各村(社区)党员干部在人员密集、危险水域附近悬挂宣传横幅、设置提醒牌、入户走访宣传等方式将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进行宣传,提高广大青少年防溺水的自觉性以及识别险情、紧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南乡镇组织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安全宣传周、宣传日等活动。充分利用告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警示牌、LED显示屏及微信群、村级广播等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加强未成年人防溺水知识宣传及警示教育,普及溺水自救知识,强化防范意识。要求全镇各中小学校一同组织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主题教育,以观看防溺水教育视频、开办黑板报、开展手工绘画等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防溺水安全意识。今年以来,该镇各中小学校累计开展防溺水应急演练22场、防溺水相关班会活动240次,印发告学生家长的一封信7989份,营造“防溺水”安全教育氛围107处,提醒学生、家长加强防溺水宣传提醒475次。

下一步,横州市将紧盯重点水域、重点时段和重点人群,组织开展多形式防溺水宣传、重点水域巡逻,增强青少年学生涉水安全意识,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织密防溺水安全防护网。(邓杭 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