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飞

因应社工注册局乱象频生,政府近期提出修例,并获立法会火速安排会议,进行首读及二读,务求赶及注册局换届前完成,拨乱反正。笔者对此深感认同,尤其是社工的服务对象普遍为弱势社群,而且所属机构大多获公帑资助,更加有必要以身作则,捍卫专业操守,保障公众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前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炮轰社工注册局“五宗罪”,严重违反《社工注册条例》的精神。而事实上,国安法实施后,政府已将“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纳入《社工注册条例》,并于2022年7月22日生效,被裁定干犯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罪行的人士,不能担任或继续担任注册社会工作者。社工注册局竟然长达两年,毫无寸进,未有建立具体机制,禁止相关人士成为注册社工,让人匪夷所思。

而最令人惊讶的是,孙玉菡局长提及,社工注册局没有提供违法社工的名单,只能单凭局方职员在网上搜寻名字得知。据政府估计,过去两年至少发现十多宗违反严重罪行,包括藏毒、贩毒、盗窃、藐视法庭等罪行人士,仍然获社工注册。俗话说,“一粒老鼠屎搞坏一煲粥”,更何况现在并非一人,仅仅是网上有名字对应的,已经有十多人,有关数字很可能是冰山一角。正如孙玉菡局长所言,政府尊重更生人士重新融入社会,但注册局也有责任拿捏分寸,而非来者不拒,影响专业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陈虹秀案例”,同样引起社会哗然。的确,相关司法程序尚在进行,对方仍属无罪之身,惟注册局毫不避嫌地将如此具争议性的人物放在纪律委员会备选委员小组,随时有机会行使条例赋予的公权力。按正常的逻辑,注册局反而应该暂时搁置相关安排,等待法庭程序完成才作考虑,难怪孙玉菡局长形容自己都“睇唔过眼”,反问“全港有2万多名社工,是否需要委任一名正进行暴动罪司法程序的人士”。

为预留足够时间,处理委员年底换届,行政会议通过修订后,立法会已即时安排福利事务委员会特别会议,并且于接下来的大会进行首读及二读。笔者赞同,政府果断出手,整顿乱象,而新方案亦较预期中温和,所谓政府未有尊重业界而强行修例的说法显然是不攻自破。

举例来说,社工注册局增加委任成员之后,仍然保留至少14名成员为注册社工,未有冲淡原来的社工比例。即便有议会同事提议,要在法例上加设处理吊销牌照的时限、公布具体违法社工数字,甚至特首主动委派权威人士担任注册局主席,孙玉菡局长回应时屡次重申,政府会尽量保留原有机制,发牌、续牌以至专业发展等具体做法仍然交给注册局决定,以确保专业自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明白修例只是政府的基本要求,但期望社工注册局经改革后能做得更多、更好。社工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而注册局作为公营机构,被赋权行使公权力,必须取得大众信任。无论劳动局有否作出要求,如提交年度报告、公布具体违法社工数字等等,注册局也要大刀阔斧,作出一连串改革,以挽回行业来之不易的声誉。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