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瑞士联邦主席薇奥拉·阿姆赫德在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瑞士联邦委员会决定,将于今年6月15日至16日在瑞士举行乌克兰和平问题高级别会议。据路透报道,正在柏林访问的阿姆赫德当天表示,瑞士希望这场会议吸引全球各国广泛参与,为乌克兰的和平进程铺平道路,并发出了约160份邀请,目前已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确定参加。“这项工作正在全速进行。”她补充称,瑞士希望争取更多“全球南方”国家以及中国的加入。

在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北京开启访问的同时,瑞士联邦主席薇奥拉·阿姆赫德公开喊话,希望争取中国的参与乌克兰和平会议,为乌克兰的和平进程铺平道路。中国去了、谈了,但这近一年的时间里,俄乌冲突反而愈演愈烈。瑞士这次还想依样画葫芦地拉中国过去为之背书,恐怕是难以如愿。普京也曾言明,莫斯科已做好谈判准备。但西方能否认清现实,以理性思维审视乌克兰战局,确保各方能够公正、公平的坐上谈判桌,或是乌克兰危机能否解决的关键。

俄罗斯驻瑞士大使馆在评论瑞士政府定于6月15日至16日在比尔根山举行乌克兰问题调解会议一事时表示,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参与,启动乌克兰和平进程是没有意义的。俄大使馆新闻处指出:“我们注意到(瑞士)外交部发布的消息。我们的立场依然没有改变: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参与,谈论启动和平进程是没有意义的。举行所谓的和平会议其实不过是在推动基辅臭名昭著的‘和平公式’,其本质就是一系列最后通牒。”

谈及即将于6月中旬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和平会议,拉夫罗夫评论说,该会议“归结起来就是对俄罗斯重申最后通牒”,并没有将俄方意见纳入考虑。他表示,如果说瑞士过去是一个中立国,那么现在它已经站在了乌克兰一边。“即使他们现在马上邀请我们,我们仍然只被邀请讨论(乌总统)泽连斯基的(和平)方案。”拉夫罗夫指出,中国、韩国、巴西和阿拉伯国家联盟都各自提出了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倡议。“中国提出的倡议最全面,然而,他表示,这些倡议遭到了该会议的忽视。

瑞士主办的这次和谈没有向俄罗斯发出邀请,引起了俄国方面的激烈回应,使这次会谈没有获得俄国的赞同,也没有保证双方都能以同等身份参加。如果这两个根本的条件都不能得到满足,那么中国一方的立场是可以预见的。其次,中国提议让一切和平解决办法都得到公正的协商,这点很重要。由于并不只有俄罗斯与乌克兰两个参与其中,也有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俄乌之间要达成真正的停战协议,要构建一个稳定、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就需要对所有方面进行整合。

毕竟曾经一直以永久中立国自居的瑞士,在战争之初,就冻结了俄罗斯储户高达176亿瑞士法郎的资产,之后还有多家瑞士银行,向了俄罗斯的储户发出警告,不许让他们向俄罗斯政府缴纳税款,美名其曰这些储户涉嫌为俄提供“战争资金”。瑞士这种明摆着援乌的行为,不仅打破了所谓的“永久中立”国身份,还直接的动摇了瑞士银行诚信的根基。而且瑞士这种做法,也直接失去了俄罗斯信任。但是在俄罗斯表态不参加之后,所有的目光又集聚到了中国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乌和谈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美国和西方还在博弈,企图通过各种手段提高自己的谈判筹码,逼迫俄罗斯做出让步。在很大程度上,美国是在迫使泽连斯基继续用乌克兰人的生命去抗衡俄军的强力,帮助北约维持谈判的筹码。不只这些,东欧的一些国家也跃跃欲试,希望派遣军队到乌克兰后方充当“督战队”,把居住在乌克兰西部的人全部推向战场。总之,乌克兰和北约都在忙于如何在和谈前获得更多的“战果”,以获得谈判的优势。

瑞士当局邀请俄罗斯参会并举行和谈,其实就是一种政治姿态而已。因为在这一场以西方国家为主体的国际会议中,宣传泽连斯基的所谓“和平方案”、以及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将会成为这场会议的主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俄方派员参会,必将会成为会场上西方国家的众矢之的,结果只会引发一场激烈争吵,根本就无助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冲突问题。

西方国家之所以要举行所谓这类的“和平大会”,希望通过施压,迫使莫斯科按照西方制定的所谓“和平方案”,

“感谢中国一贯拒绝参加美国以及基辅政权组织的有关乌克兰冲突的伪论坛、伪会议以及伪公式。”扎哈罗娃直言,这些活动只不过是宣传西方国家以及基辅最后通牒倡议的幌子,目的是为了继续对抗。表面上,这是感谢,但实际上俄方是在用这种方式侧面的打脸美西方和乌克兰,想要挑拨中俄关系?简直做梦。俄罗斯一个公开对中国的感谢,对他们的伤害虽然不高,但嘲讽性极强。

目前的局势显示,此次峰会取得进展的可能性并不高。毕竟,是否举行谈判以及如何谈判,都必须得到美国的同意。在美国不表态的情况下,即使瑞士准备再周详,也无济于事。西方的言行常常令人摸不透,即使俄罗斯和乌克兰已经达成协议,也可能会被西方扯毁。瑞士虽然倡导和谈,但西方却持续向乌克兰提供各式武器装备,口口声声要击败俄罗斯,这种氛围并不符合和谈的初衷。然而,瑞士方面的看法是,俄军在哈尔科夫迅速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对西方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

法新社18日报道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7日“罕见承认”乌方兵力不足以及部队士气存在问题,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乌克兰军队需要更多的人加入来鼓舞士气。自去年年底以来,乌军失去对一些地方的控制,部分原因是人员短缺,这迫使乌克兰出台了一项动员法。泽连斯基告诉法新社:“我们需要为后备部队补充人员……很多(旅)是空的。”

从俄罗斯发布的战报来看,俄军在哈尔科夫地区的行动,虽然战况比较激烈但可以说是“一路畅通”,控制了布戈罗瓦特卡的居民点,还成功打击了另外3个地区的乌军,摧毁了乌军一座用来生产和存储攻击型无人机的车间。沃尔昌斯克的北部以及西部也处于俄军的掌控之下,市区里正在进行激烈的巷战,在他们看来,成功拿下只是时间问题。在其他战线上,俄军也成功阻挡了乌军的多次反扑。泽连斯基已经对美国发出了求救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清楚地显示出,俄罗斯军事力量在目前阶段,已不能以单纯的“击溃战”为满意,而以“歼灭战”为其战略目的。为了在将来的战斗中取得更大的成功,俄罗斯北部军团采用了一系列新的策略,即以一种非常精密而又凶险的方法把敌军推进到对方的心脏部位,之后才发动攻击。对于乌克兰而言,俄罗斯所使用的“拔钉子”策略是可怕的,乌克兰的储备力量本来就严重不足,不能承担太多的生命损失。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副主任若夫科瓦表示:“除乌克兰自己制定的方案之外,不接受其他乌克兰冲突的调解计划。”若夫科瓦还强调称,不可能有其他的计划,不管是中国计划还是其他计划,战争发生在乌克兰领土上,而不是在其他国家。如今美国刚刚批了610亿美元的援乌法案,后续也还在不断追加小规模的军援,并且北约军队也正在小规模入场,这给了泽连斯基政府继续打下去的底气。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法案,决定将乌克兰的战时状态与总动员令延长至2024年8月11日,此法案先前已获乌克兰最高拉达批准。次日,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鉴于乌克兰安全局势持续高风险,建议暂勿前往,并提醒已在乌人员保持高度警惕,做好安全防范,随时准备撤离。面对因俄军袭击导致的能源设施损坏,乌克兰电力公司宣布将持续实施限电措施,工业用电限制时段调整为每日18时至次日7时。

布林肯日前带着军援突访基辅,其主要目的就是“表达对乌克兰最强烈的安抚”,而非有心帮助乌克兰夺回土地。因为布林肯应该比谁都清楚,就美国近期给的这些武器,想要帮助乌军在战场上扭转败局,那是在痴人说梦话。因为当下的乌军前线部队,因缺乏必要的武器弹药和兵员,已无法阻挡俄军猛烈的进攻了。据看看新闻报道,美国军方发言人日前承认,有很多证据表明,大量乌军向俄军投降或者被俘。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顾问马克·坎西安指出,这可能是今年11月美国大选前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最后一笔正式援助,“美国政府不想在选前因为乌克兰节外生枝”。今后,欧美各国在规划武器转让时会更加审慎,这是因为“它们对乌克兰面临的挑战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意识到没有“一蹴而就”的制胜之道。乌克兰官方强调,希望收回全部领土,这意味着乌军必须发动大规模反击。去年,乌军在战线东南部持续发起进攻,以损失惨重告终。

逼着泽连斯基政府“战至最后一个乌克兰人”,若乌方能侥幸取胜,北约才会考虑对乌克兰的战后重建提供援助。而如果乌克兰被彻底打烂并战败,北约就将无视这个曾为西方世界流血流汗的国家。不得不说,这些西方国家的用意属实阴险且丑陋。从当下的乌克兰战场局势来看,胜利的天平愈发倒向俄罗斯,基辅方面翻盘的希望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政府,或许也该好好想一想了,再不做出某些改变,就真要“继续顺着西方国家的心意”迎来亡国灭种的结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战略目标一直很明确:通过支持乌克兰来削弱俄罗斯的国力,同时在战争中寻求经济利益。但是,随着冲突的持续,美国开始意识到,无论其如何增加对乌克兰的援助,都无法改变战场上的僵局。此外,美国国内对于无休止的对外援助也开始出现质疑声音。随着经济压力的增加和国内问题的累积,美国民众和政治家们开始要求政府重新评估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这种国内压力,促使美国开始考虑更为务实的策略。

《纽约时报》声称俄乌可能会达成类似朝鲜战争的停战协议,这更像是为拜登政府“体面停战”计划铺垫的舆论。拜登政府目前工作繁忙,需要关注东亚遏制中国、支援乌克兰、保护以色列和对抗胡塞武装等重要问题。放弃一些次要利益,集中处理重要问题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拜登清楚民调反馈显示连任可能性不大,因此有必要在大选结果出来前实现俄乌停战。这样可以避免特朗普上台后利用停战主张取得政治优势。推动俄乌停战也是为了争取连任的策略之一。

前五角大楼负责人顾问、退役美国武装部队上校道格拉斯·麦格雷戈表示,如果乌克兰不与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俄罗斯军队可能会压倒乌克兰的防御并控制敖德萨。此前,乌克兰外长德米特里·库莱巴表示,乌克兰并未与俄罗斯进行秘密谈判。在他看来,此类谣言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的参加人数。乌克兰外交部长库莱巴还表示,乌克兰和俄罗斯在2022年春季于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谈判中尚未接近解决冲突,因为两国立场相距甚远。

此外,有报道称西方在和平倡议上的中立态度并非铁板一块,乌克兰议员戴维·阿拉卡米亚揭露,前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曾介入和平进程,劝阻乌克兰放弃和谈,坚持军事对抗,此番言论涉及去年春季在白俄罗斯和土耳其举行的几轮谈判,其中阿拉卡米亚作为基辅代表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动态揭示了国际舞台上复杂多变的势力博弈,和平之路依旧充满未知与挑战。

冲突进行到这里,泽连斯基也许也已经意识到乌克兰没有了获胜的可能,最多也就能达成“三八线式”的协议,也就是美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瓜分乌克兰。所以,对于泽连斯基而言,眼下他最想做的无非是找机会保全自己,因为如果冲突以乌克兰惨败告终,那他的人身安全都有可能无法保证。眼下摆在泽连斯基面前的还有最后一个机会,那就是放弃加入北约的幻想,放弃对俄罗斯不切实际的要求,主动宣布停战,然后好好回到谈判桌上与俄罗斯讨论停战事宜。

从当前的战场局势来看,乌克兰比想象中更加艰难,这也是美方开始提出和谈的主要原因,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要提前铺垫一下。而且在此之前,北约秘书长也表示,西方不会重建战败的乌克兰,似乎也是认为乌克兰不太可能获胜,提前打个预防针。西方的态度也反映出,俄乌冲突的决定性时刻可能很快就到来了,或许乌军的一次重大失利,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考虑到接下来会有一场乌克兰问题峰会,应该会基于战场形势为西方寻求的“和平”指明方向,以供俄罗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