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内媒体6月21日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于6月19日结束了对中国的访问行程。有美媒提到,在这次访问过程中,不仅美国的重要诉求遭到了中国的拒绝,而且中国在一些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立场也丝毫没有动摇。布林肯在记者会上表示,会谈期间他反复提到要恢复中美两军的沟通渠道,不过现阶段仍然没有进。

对此,台名嘴郭正亮6月20日在《少康战情室》这一节目中强调,中美两国共识现在很难达成,这一次对话事实上“没有任何进展”,首先,布林肯不能保证美国军机军舰在经过台湾海峡时不被拦截,其次,一些美国媒体乐观的宣传拜登访华一事并没有实际性的政治基础。总的来说,现在的美国仍然是在自娱自乐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正亮认为,在中美关系交往的重要原则里面,比如“台海问题”上的一中表态,还有要求美国政府不搞新冷战、不要对中国展开科技制裁、在贸易上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等,中方都希望美方能够做到上述要求,并且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可是布林肯没有重述中方的要求,他只是来中国大陆重申了美国原有的立场,比如口头上不支持“台独”这些。

所以这一次的对话,对中美关系而言,事实上没有任何进展,而且。然后美国就开始宣传了,说拜登预期未来几个月后可能会访华,郭正亮觉得美国的这种乐观是没有现实基础的,这是因为中美两国未来很可能会碰到一些军事、经济方面的对抗,比如美国的军舰能不能继续经过台海、不会被拦截?侦察机抵境南海做“侦查”,会不会被拦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正亮强调,上述这些事搞不好立马就会让形势转变。毕竟,布林肯在开记者会的时候,提到中美两国的军方沟通机制没有成功,中方不回应,所以就现在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中美军事对抗的风险。当然,这种对抗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大规模局部战争,但是很可能会让亚太地区的周边各国深感不安。

原因很简单,中国在军事上比较强大,尤其是在亚太地区拥有较为明显的军事优势,所以一旦中美发生冲突,至少在东海、南海、台海海域,解放军对美军的打击对拜登而言,想必是颇为致命的。就常规战争来说,目前美国阵营的军事力量构成有北约集团内的各大成员国,此外还有日、韩与美国签署了“双边军事协议”,所以届时日韩与北约集团很可能会是我们面对的敌人,与之相比,可能俄罗斯,朝鲜,伊朗等国会在局部战争中帮助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国家数量上来看,中国面临的情况无疑是比较劣势的,但好消息是,有俄罗斯与伊朗这样的地区性军事强国若能展开帮助,那俄罗斯至少可以牵制住北约方面,而我们先期需要面对日韩美三国的军事力量,压力并没有预想的这么大。从军工产能来看,中国的军工产能比北约更为强大,而且从国土面积和战略余地来看,中国也要比欧美有更多选择。

此外中国还拥有强大的粮食、能源等生存储备。所以从宏观军事层面来看,中国能够在这方面比美国更有人力储备与军工产能方面的优势。当然,就现阶段情况来看,至少未来两年内不太可能发生中美之间的战争,最有可能发生的倒是来自美国方面的系统性经济危机,其实从根源上来说,这和美债危机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经济危机可能发生之前,中美战争的概率不高,但是结合中美军事缺乏互信,以及未来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可能的情况,战争的概率可能会随着经济问题的显著程度明显提高。真正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现在美国需要做到的问题是促进其生产,美国社会是典型的消费过剩,生产不足,只要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那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将会得到有效延迟。

毕竟,一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和平年代可能是一件比较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这样的危机可能会加剧世界局势的恶化。总之,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并且警惕来自欧美方向的威胁,当然,这一切都注定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也一定会成为这场新乱世的最后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