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我们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地球的气象条件变得越发怪异。早前联合国发布的气象声明曾强调,如果持续全球变暖,那么打破高温记录将不再遥远。

人类会迎来有史以来气温最高的年份,这就会导致海洋的生态系统被严重的破坏。比如在2019年,海洋的热量急剧上升,这其中已经蔓延到海洋深度两公里以内了,打破了2018年创下的最高记录。

而气候变暖就会导致海洋酸化、冰川退缩。水中的含有氧气量变少,以及南极北极的冰盖严重缩小。

当然最可怕的还是热胀冷缩效应导致的海平面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罗格斯大学的一位气象学科学家,在世界科学研究小组《环境与资源年报》中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表示如果温室气体依然大肆排放,全球变暖现象无法得到有效缓解,那么地球的海平面将会在2300年上升到15米以上。

这份报告中的数字看起来不痛不痒,可能15米让人感受不到对大陆的威胁,但是如果把数字换算成70米呢?

如果人类继续排放温室气体,海平面上升70米并不遥远,那个时候我们面临的就不再是极端天气,而是人类领地将急剧缩小,数个城市被淹没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被淹没

为了大家更好地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今天就带大家科学想象一下,如果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七十米,那么我国哪些一线城市会被淹没,而世界上哪些国家又会惨遭洪水袭击?

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在想象海平面上升70米能淹没哪些国家之前,我们有必要全面认识一下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或者说全球变暖的原因。

海平面上升是由于南北极的冰川融化,以及格陵兰岛的冰盖融化,还有青藏高原等冰川的融化,以及填海造陆等因素导致的海平面升高,然而以上因素都是表面因素,导致海平面上升的最根本因素莫过于全球变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7年的时候,联合国政府的气候变化委员委员会预测了未来海平面上升的最坏情况——上升59厘米。然而实际涨幅表明最终结果可能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由于全球变暖速度太快致使南北极和格陵兰冰岛上的冰盖融化加速,如今才20年不到的时间,海平面已经上升了1.2米了。

而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主要杀手,如今的大气层中二氧化碳以及甲烷的含量要比1759年前分别上升了31%和149%。

在过去的20年当中,大约有3/4的温室气体来源主要是人为燃烧的化石燃料,比如燃烧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或者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的尾气排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室气体构成

还有对树木的滥砍滥伐导致植物数量减少、森林面积萎缩,植物没有办法进行更多的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这也是二氧化碳增多的又一大因素。

而人口基数越来越大本身就会耗费氧气和增加温室气体,每年人类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综合起来就是非常惊人的数字了。

并且有毒物质胡乱排放到江河湖海中,不仅影响水系的生态系统,更会间接污染地下水让陆地植被的死亡,然后增加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最后爆发高温效应。

种种人类活动都会指向一种结果——那就是全球变暖。紧接着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海平面上升也会导致自然灾害频繁爆发,比如台风、暴雨,风暴潮加剧等等。这是由于气温上升显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增加,所以会造成降水量突然增大,同时降水降落到地面之后再次进行高温蒸发,如此恶性循环极易形成频繁的灾难性暴雨。

新近研究指出,气温上升将会导致台风强度增加,一些沿海地带就会因此爆发出可怕的暴风潮,而海平面的上升无疑会让暴风潮的位置也上升,那么海面大坝和挡住潮水的闸门功能势必减弱,也面临着被摧毁的风险。

进而导致沿海地区受灾害的面积扩大,让本来不容易受到袭击的地区也可能受到波及,祸及更多沿海地区的居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沿海居民受灾

海平面上升确实会带来很多忧患,然而以上预测只是海平面的轻度上升,假设海平面上升到70米,那将会是什么可怕的情景呢?

海平面上升哪些城市会淹没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现出阶梯的分布形态,并且会向海洋倾斜。而我国的山脉地势大多数呈现出东西、东北向西南发展的走向。

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最先受到灾害的必将是我国地势低平的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

这些地区处于海拔在500米以下的第三阶梯,也就是平原地区。比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还有江南丘陵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中下游平原

把这些地区换算成城市的话,海口海拔14.1米,台北海拔9米,无锡海拔3.5米,广州海拔6.6米,杭州大部分地区海拔3米,上海海拔4.5米,苏州海拔3米,而天津和青岛地区海拔3.3米。由此可见,我国东部地区都是一些海拔不超过十米的地方。

如果海平面上升70米,以上提到的城市就会彻底变成“海底人类建筑群展览公园”,像上海最著名的金融中心陆家嘴三高楼在海平面上只会露出个脑袋。

再看我国平均海拔最低的江苏省,以及盐城在内的很多江南城市都将不复存在,历史人文古迹毁于一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我们都知道,东部三角洲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区,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带。长三角城市区、港澳粤大湾区的繁华将成为历史,顷刻间被汹涌的海水覆灭。

对此有地理学专业的网友做过这么一个不断递进的直观统计(以下数据均来源于网络):

当海平面上升6米,广东,港澳台地区开始受到严重威胁,进而影响山东烟台、威海、青岛等沿海城市。

当海平面上升8米,安徽省进而受到威胁,感受到海洋的恶意。

当海平面上升9米,天津地区岌岌可危。九河下稍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的历史佳话将连遗迹都灰飞烟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卫

当海平面上升到13米,江苏上海彻底沦陷。

当海平面上升到16米,六朝古都南京开始沉没,夫子庙将是一片汪洋大海。

当海平面上升到30米,我国华东一带将全部淹没。

当海平面上升到35米,我们将再也见不到武大樱花,山东省会从华北平原变成一小块儿岛屿。

当海平面上升到40米,中部地区湖南省等地市县会受到影响。

当海平面上升到70米,石家庄沉没,河北大部分地区也陆续沉没,此时北极和南极的冰川已经全部融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家庄

这就是我国海平面上升70米之后,都会有哪些城市遭殃,东南繁华地区全军覆没,开始逐渐殃及中部地区。

以山东省为例,位于华东沿海的山东省是一座较为“危险”的城市,其境内大部分城市都非常容易受到海平面影响。

除莱芜、泰安、济南、枣庄等海拔超过70米的高地势区域,其他城市可能都难逃一劫。

总的来说,到那时恐怕只有中部偏高原地域能够让中国人生存了,那该是怎样的末日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被淹没

海平面大幅上升后哪些国家最惨

我国尚且还有中部和西部高原支撑,但是面对海平面上升其他一些国家将面临更加惨淡的境地。

一些岛国和低洼的地区都会消失,比如孟加拉国、巴布新几内亚、巴巴多斯、菲律宾、图瓦卢、埃及、基里巴斯等等地区都将会淹没。而世界度假胜地,被叫作散落的钻石的马尔代夫也将不复存在。

不仅是以上低洼地区,大部分国家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的沿海地区也是首当其冲的重灾区。根据相关数据的推测表明,一些世界级别的大城市,比如伦敦、纽约、威尼斯、曼谷、悉尼等等都会面临被吞没的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美洲不少城市会被淹没

而像人口密集的河口三角洲城市那更是一线受害者,特别是印度和孟加拉地区的恒河三角洲,以及越南和柬埔寨间的湄公河三角洲,还有占世界15%海岸线的印度尼西亚都将是被吞没地区的第一梯队。

当然洪水面前终生平等,就算是比较发达的美国以及加勒比海附近的一些国家也会被淹没,美国航天航空总局的航天发射场也将被迫更换地点。

但是也有一些地区不会受到严重灾害,比如地势比较高的非洲地区,因为平均海拔650米,70米对于这块大地而言根本不足为惧。不过,覆巢之下无完卵,如果真的到了海平面上升70米的那一天,这些高地势区虽然不会第一时间被毁灭,也将遭受来自各方面的重大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洲地区最终也会被涉及

总结

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远没有海平面上升70米那么严重,但是已经足够警醒世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做防护工作了。

对此人们可以建造和改进永久性的或者可以进行移动的防御措施,比如修建一些大坝和海堤,同时也可以加强湿地等一些自然地区的防御措施。

但是进行防御措施永远都没有解决问题来得干净利落。面对全球变暖而必须进行的节能减排,落实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就变成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建大坝防洪

比如出门少开车,多去乘坐公共汽车和骑共享单车,即使是开私家车也最好减慢开车速度,因为每个小时开80公里要比每个小时开110公里节省更多的燃料;

多多使用天然瓦斯,因为天然瓦斯排放的二氧化碳更少;选择节能家电,随手关灯并关掉待机状态的家用电器,最后是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在国家层面已经实施的措施有保护森林、制止滥砍滥伐,而另一方面也要进行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使森林资源自我恢复和自我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改善汽车的燃料结构,少使用汽油和柴油,让汽车更多的燃烧清洁能源,发展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多种发电模式,减少燃煤发电的消耗,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遏制海平面上升。

只有从现在一点一滴改变,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