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党区与武汉大学校地合作座谈会在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行,校地双方围绕人才引进、联合培养、干部培训等领域进行了充分交流,并举行了“武汉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授牌仪式和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今后将在“大学生实习实践”“共建优质生源基地”“干部人才培训”领域开展合作。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梁涛,区委组织部人才办、教育局、区一中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部分上党区籍武汉大学在校生参加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武汉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授牌仪式现场

武汉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既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它积极发挥自身在科技、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方式,与地方、企业以及科研机构进行多层次、广领域的合作,共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平台,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上党区始终坚持人才赋能、产业强区发展战略,依托本土资源和区域特色,集中精力推进乡村振兴和转型发展。在深化校地合作方面,积极探索并实施“高校协同+项目布局+人才引入”的发展新路径,确保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紧密联动,实现科技创新的高效转化与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两年来,上党区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步推进,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0所知名高校达成合作协议,共签署了60余项合作项目;与朱有勇、叶志镇两名院士级科创团队开展深度合作,成功签约双碳科创基地、宝能智控装备制造等28个科技创新型企业在上党区落地;不断搭建人才科创平台,先后建立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围绕产业项目发展需求,累计柔性引进各类专家人才108名,为企业全职引进博士及以上学历高端人才16人,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产业为人才搭台、靠人才为创新助力”已成为全区发展共识。

在教育领域,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两年来,上党区成功引进来自部属师范院校的研究生28人,并与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7所知名高校建立了“优质生源基地”合作关系,每年为各高校的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200余个。

群山献材,巍然成就广厦之姿,众流汇聚,滂沛而成大川之态。校地合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为上党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而且还为上党区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及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闫海清、李广亮、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