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就与白菜萝卜一样,几千年来,都是我国餐桌上的“常客”。

豆腐虽然看似普通,一两块钱就能买上一块,但豆腐的营养却不容小觑。

豆腐的原料用的是黄豆,虽各地区饮食习惯不同,但豆腐的种类大致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说来,市面上的豆腐可分为三大派:

  • 南豆腐:又称石膏豆腐。高钾且低钠,钙、镁含量比北豆腐稍低,烟酸含量在豆腐三大派中是最高的,尤其适合高血压患者,烹饪方式推荐凉拌或者煮汤。

  • 北豆腐:即老豆腐。蛋白质含量最高,碳水化合物比南豆腐内酯豆腐要低,钙、镁含量以及视黄醇当量与维生素E含量高于其他豆腐,属豆腐中营养价值最高的,煎煮皆可。

  • 内酯豆腐:在三类豆腐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而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最低,整体来说营养价值较低,但颜值最高,推荐凉拌。

那么,高血脂人群可以吃豆腐吗?

答案是肯定的。

大豆中脂肪含量约为15~20%,也就是说100克大豆中脂肪含量在15克-20克左右。

而20克大豆相当于北豆腐约60克、南豆腐约110克、豆腐干约45克、豆浆约300克。

这也意味着,人如果吃下60克北豆腐,相当于只摄入了约3-4克脂肪。

大豆经过加工做成豆腐及其他豆制品之后,其中的脂肪含量降低,而钙含量则升高了。

每100克黄豆含钙约191毫克,且钙的吸收率并不高,而做成豆腐干后,钙的含量就达到308毫克/100克,因加工过程中草酸含量减少,钙的吸收利用率更高。

另外,豆腐、素鸡、千张等豆制品中的钙含量都不算低:

每100克北豆腐中含钙量可达138毫克,南豆腐中的钙含量为116毫克/100克,而素鸡、千张钙含量达到300毫克/100克以上。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平均每天所需钙量为800毫克.

只要每天饮用300克奶及奶制品,可获得312毫克钙,再同时搭配350克北豆腐,就能大概一天钙的需求。

同时,豆腐中的蛋白质含量也颇为可观,每100克豆腐皮和腐竹的蛋白质含量都高达44.6克。

所以,高血脂人群平日可以适量吃豆腐及豆制品,并将其作为补充蛋白质及钙的良好来源,推荐北豆腐、南豆腐,搭配鱼肉、蔬菜等食物。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石膏豆腐,即南豆腐是用石膏(硫酸钙)点制而成,所以一次性不建议吃太多,特别是结石患者。

提醒:远离高血脂,2种食物应该少吃

1、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富含“血红素铁”,且锌等微量元素、维生素也很丰富,

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13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维生素B12含量较高。

不过,肝肾是毒素最容易蓄积的部位,且胆固醇含量高,平均每100克内脏就有约200毫克~400毫克的胆固醇,猪肝高达1017毫克/100克。

所以,建议高血脂人群尽量少吃或不吃,普通人一次吃25~50克,可以用毒素相对低的鸡肝、鸭肝、鹅肝代替猪肝。

2、天然奶油

天然奶油饱和脂肪含量高。其中,经常添加在咖啡、红茶中的天然稀奶油,脂肪含量高达20%~30%,如果将全脂鲜牛奶制成更浓的奶油,脂肪高达50%以上。

再进一步将奶油用离心机搅拌,就能得到黄油,脂肪含量达80%以上。

所以,不论是天然奶油,还是黄油,都是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非常高的,高血脂人群还是尽量少吃或不吃为好。

注:图片转载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图看更多精彩内容,记得关注我呀!

看完文章,记得转发给你身边的家人朋友,想看更多养生常识、疾病预防知识,可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奇妙本草”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