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5月13日~2024年5月19日

上周,成都政策多、活动密。从“民营经济55条”的出台,到“以旧换新”的信号释放,一系列重磅政策的出台和落地,激发了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蓉易见”第二期的创新召开,到首次开到世园会主会场的招商大会,接连的活动助力企业向“新”而行,给足发展机遇和场景,通过企业在蓉发展的真实声音传递机遇,壮大“朋友圈”。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成都紧紧围绕企业的成长所需,优化政策、搭建平台,释放近悦远来的“磁吸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策创新激活发展活力

上周,成都出台了两项重磅政策,均是针对企业实际需求,拿出的“真金白银”的支持。

5月15日,成都正式印发,从十七个方面拿出55条措施,直击民营经济发展痛点难点,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从政策着力点来看,成都此次重点在制度性交易成本、生产经营成本上做“减法”,在维护合法权益、激发市场活力上做“加法”。通过给企业松绑减负、释放更多发展空间,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烦恼。

其中有温度、更暖心的举措备受外界好评。“民营经济55条”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临街商铺开展外摆经营等举措,并提出监管执法的包容审慎和信用监管,落脚点虽小却惠及民生。正是成都特有的“烟火气”,透露出城市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诚意和包容,提振了民营经济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林南路7号院升级打造,顾客在咖啡店消费 王效 摄

5月17日,成都印发,提出“建设中试平台”“提升中试服务”“完善中试生态”“塑造中试品牌”4个方面12项重点任务。中试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新技术新产品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必备环节。目前全市8个产业生态圈已实现中试平台全覆盖,此次《实施方案》明确将聚集100个重点中试平台,更多聚焦重点产业链,锚定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在细分领域布局。这对于成都在前沿技术和关键产品上的率先突破,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成都试、成都造”有望实现更多“落地生金”的惊喜。

▲成都科创生态岛1号馆,现场展示的XR虚拟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科创生态岛1号馆,现场展示的XR虚拟拍摄

尤其对于研发能力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实施方案》创新提出了内部中试能力开放共享,让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也能享受到“链主企业”自建自用的中试平台,将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解决了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

上周,新一轮“以旧换新”陆续在城市更新、工业和消费等领域迎来新的信号。

来自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将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聚焦重点产业和领域,一体推进技术改造,以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升级为重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力争今年实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项目400个、工业技改项目800个。

成都市住建局近期将陆续出台系列“以旧换新”方案,支持住建领域施工设备、老旧电梯等“以旧换新”。家电消费的“以旧换新”也带着消费券来了。上周,2024“绿色家电·智享成都”促消费活动正式上线,共计2000万元的消费券,让市民感受到一拨政策红利。

▲图据成都公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据成都公交

“以旧换新”的新信号,无异于调动企业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冲锋号”。根据计划,接下来成都将开展工业、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老旧农业机械、教育、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领域设备更新专项行动,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专项行动。巨大的市场需求将推动企业释放生产升级需求,带动相关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系列“硬核”举措密集出台,协同发力,政策叠加形成放大效应,为经济发展博得更大空间。

搭建平台释放发展机遇

最好的惠企红利是营商环境。

5月16日下午,“蓉易见・民企会客厅”——成都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第二期正式开摆。

自5月7日首期座谈会召开后,不到十天,成都再度邀请40余家民营企业代表共聚,包括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工商联、市法院、市委人才办、市委社会工作部等18个市级相关部门和机关团体的负责人现场答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蓉易见・民企会客厅”——成都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第二期现场

会场上,每位民营企业家的座位上都摆放着一本企业手册,新鲜出炉的“民营经济55条”被第一时间送到企业身边。热腾腾的新政,条条系着民营企业的关切,桩桩连着民营企业的获得感。企业到底有啥感受、有啥意见,正需要这样一个政企连通的桥梁。

每一场座谈会,都在不断创新中。这一场,有了开放式提问,还首次邀请了行业协会和个体工商户代表。从最初走进大家的视线,到民营企业找到“娘家”后全新亮相的见面,“蓉易见”在升级,“蓉易+”作为城市营商环境的一个品牌,也在不断进化,彰显着城市的信心和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蓉易见・民企会客厅”——成都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第二期现场

久久为功,才有390多万市场主体共享的“成都式幸福”。

在5月18日举办的2024投资成都招商大会上,企业谈得最多的,也是营商环境。无论是空客在成都实现3个月签约、3个月动工、422天建成投运的“成都速度”,还是科大讯飞把成都作为西部地区最大的投资兴业目的地,企业投资成都、深耕成都的信心,就诞生在一件件为企服务的故事里、一条条政企沟通的渠道中。

这场会上,包括中国能建、法国邮政集团、空中客车、特斯拉、科大讯飞、通用电气等行业龙头在内的部分世界500强企业、链主企业,驻(涉)蓉领事机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顶尖人才团队等400余人参加。成都“攒局”,就是以国际盛会为窗口,推动国际国内更多产业、企业、资本、人才汇聚成都,共建“朋友圈”,让流量变“留量”,将国际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空客成都项目 陶轲 摄

在机会清单发布和项目签约之外,会上,成都集成发布了2024投资成都十大系列政策及成都科创生态岛等平台应用场景。这其中,从产业基金、到中试平台、再到对创新团队的资金支持,成都拿出的每一条,都切中企业发展所需。

精准的政策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意味着什么?沃飞长空扎根成都成长,作为一家聚焦低空经济的企业,其能成为国内飞行汽车的“三巨头”之一,离不开成都的沃土。相关负责人直言:“充分感受到成都前瞻性培育未来产业的决心,这样的政策不仅聚焦在企业的初期发展,更聚焦在企业后续运行所需要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沃飞长空AE200飞行器模拟驾驶 王勤 摄

企业需要什么

城市就给什么

成都的做法是

让每一个精彩“想法”

在这里迅速变成“事业”

因企兴城,因城聚企

成都的“磁吸力”

在城市和企业的双向奔赴中

不断增强

来源 | 成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