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近日,在河北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张家湾乡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大片的中药材给大地铺上喜人的翠绿。村民在中药材基地内除草作业,忙碌的身影构成一道美丽的田间风景。依靠中药材种植产业,不少种植户迈出了致富的步伐,种植基地周边村民也有了务工增收的机会,中药材产业迎来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咱村建立了500亩防风中药材基地,从种苗、除草、管理到采摘,带动村里劳动力50多人就业,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更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张家湾乡张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魏兴龙说。

张家湾乡坚持以党建促乡村振兴为抓手,将做大做强做优中药材产业基地作为书记精品工程进行重点打造。邀请省科学院、高校、企事业单位的农业科技型专家人才担任农技推广专家,进驻该乡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开展产学研合作、转化科技成果、创办实体示范带动等形式,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发展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目前,该乡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包括桔梗、牛膝、苍术、防风、柴胡等品种的中药材,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订单式种植,中药材成群众增收致富“金疙瘩”。

据悉,近年来,围场立足资源,采取因地制宜的种植方式和经营模式,促进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围场大力扶持发展中药材专业协会和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农场+示范园+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农民稳定增收。依托天原药业,建立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试验基地和黄芩、柴胡、苍术等道地药材良种繁育示范、繁育基地。以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工企业为依托,建立中药材仿野生驯化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制剂研发、中药新药研发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一批现代中药材产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县域中药材和中成药品种、技术更新转化步伐。(王东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