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4636期。有不少读者留言,问之前文章中经常用到的词汇“双红一”,是个什么意思。这其实就是红军历史上的一个名词,不是正式称谓,而是军民中约定俗成的说法,用来总结一类官兵的早期履历,即“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双红一”出身的开国将帅极多,像朱老总、林帅、陈毅、罗荣桓、聂荣臻,都是标准的“双红一”干部。毛主席在建国后没参加授衔,但他也算“双红一”,还是红一军团的首任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共十位开国元帅,“双红一”占了五个名额,全军之中没有其他部队可以与之比肩。这还只是元帅,其他各级开国将校,情况也是相似的。比如大将里的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罗瑞卿,都有在红一军团任职的经历,大将占比同样为百分之五十;而57位上将之中,“双红一”占了26个,又是接近一半。当然,红军时干部工作调动频繁,像黄克诚更多时间是在彭总的三军团任职,而陈赓更是往返于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双红一”对不少人而言,只是一段时期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双红一”将领这么牛呢?一句话概括:他们最早跟随毛主席干革命,至少也是要在生涯早期就跟随伟人。如果说红一方面军是“嫡系”,那红一军团就是“嫡系中的嫡系”。具体来看,红一军团1930年建立时,下辖红四军、红三军和红十二军,在红军时期经历过演变,根据作战需要建制多次调整。那“双红一”最早的部队从哪里来呢?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秋收起义部队,另一部分是南昌起义部队。南昌起义部队由朱老总率领,也包括他领导的湘南暴动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很显然,这些干部的早期资历都非常出众,来自红军三大起义中的两个;再加上紧跟毛主席,形成了人民军队最早、最强的“山头”,即“双红一”。而在具体的军事实力方面,红一军团也确实是红军最强军团,规模和战力在彭总的三军团之上,也强于四方面军所辖各主力师。解放战争中实力最突出的东北野战军,指挥核心清一色都是“双红一”出身:司令员林总、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政治部主任谭政。55年评衔前毛主席曾经评价过:革命几十年,在军队中要承认“山头”的客观存在,但提倡五湖四海、逐步消灭“山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初期那次授衔,“双红一”的影响力仍然很大,都在军队中枢部门或各大军区担任要职,将帅人数上占据“半壁江山”也就不奇怪了。不光是坚持到建国后的“双红一”,历次战争中牺牲的名将,也有很多人是红一军团出身:比如抗战时牺牲的八路军最高级别将领左权、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朱瑞,早年都是“双红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期履历和客观实力,决定了“双红一”干部们后来显赫的地位。“双红一”走出的将领,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前都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在党政军各体系中职务突出。但随着一些历史事件和领导集体的更迭,其他部队体系里的干部们也开始崭露头角,作用不亚于“双红一”。七、八十年老二野将领受到重用较多,而进入九十年代后老三野干部的地位普遍获得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