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玛多县下辖两乡两镇,全县人口1.5万人,在调解室成立前年均民事收案量仅有50余件,2021年姊妹湖调解室成立后,玛多法院持续推动诉源治理向基层延伸,吸纳特邀调解员6名,分配审判业务干警5人,2021年以来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92起,年均受理各类矛盾纠纷97.33件,成为诉源治理、多元解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以为法院不会管这些小事,想着试一试就来了”2023年12月,李某来到玛多法院就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立案起诉。在立案庭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他来到姊妹湖调解室,向调解法官说明了来意。2021年,王某向李某借款1532元,约定于2021年年中还款。3年内,李某多次索要向王某索要欠款,但王某以各种理由推脱,迟迟不愿还款。

在调解法官的联系下王某来到调解室,调解法官耐心沟通,从查清实事、讲清法理、出具调解书仅花了半个小时,王某当场履行1532元借款,因为是诉前调解,调解室也未诉讼费用。

姊妹湖调解室受理案件中,小至几百多至数万的案子都有,就如同一个小小的烦恼倾诉室,调解室法官以倾听、释法、劝导、明理的方式,探索着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途径,不仅减轻了群众诉讼负担,也节约了司法资源。

姊妹湖调解室是法治建设中的重要探索。

2023年,当事人赵某(化名)来到姊妹湖调解室,寻求调解法官帮助,向调解法官详细述说着夫妻双方因家庭琐事,自己常常遭受配偶威胁、辱骂、殴打,严重影响其人身安全和日常生活。

调解法官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同立案庭对该案件立案受理,并启动审查程序,多方调取相关证据,玛多法院根据接报警记录、就诊记录、伤情照片,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发出全州首例《人身安全保护令》,并对其配偶实施暴力的行为作出严肃批评和劝导,在规劝下赵某配偶对其行为深刻检思,向赵某致以沉重歉意,姊妹湖调解室为创造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以法为盾护航前行,姊妹湖调解室为法治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群众法治意识不断提升,在姊妹湖调解室的推动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深深扎根在高原基层。

截至目前,姊妹湖调解室同县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共同挂牌了“群团工作室”“工会法律服务站”,将劳资纠纷、妇女儿童权益、家庭纠纷引入其中,将“诉”与“调”有机融合,因地制宜打造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站点。

3年来,玛多法院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从地震后一间设施简陋的彩钢板房,到如今温馨舒适的调解室,姊妹湖调解室已成为当地一张靓丽的司法名片。

为最大化发挥调解室解纷作用,玛多法院牢固树立“立审执”一盘棋思想,特别建立了“立审执衔接”办公室,不仅开通了“老弱病患绿色通道”,也将法官、法官助理下沉到诉讼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案件答疑、立案导诉、诉讼程序指引、案件信息查询、诉讼财产保全、跨域立案、涉诉信访、案件回访等服务,将“诉”与“调”深度对接。

同时,玛多法院还专门制作了《诉讼财产保全告知书》《诉讼财产保全风险提示书》,积极引导群众适用诉讼财产保全,在诉前、诉中各流程节点提升执行工作效能,让当事人再少一份诉累。

基层人民法院处在司法为民的最前沿,是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更是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主体,姊妹湖调解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式途径,打造非诉纠纷化解新模式,竭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集约、更高效的诉讼服务,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有机统一。

法治之花亦在姊妹湖调解室的培育下于高原小城中璀璨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