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广州华夏职业学院为大二学生拍集体照。拍摄现场,一群自发跳英歌舞的学引来围观。他们是该校大一学生刘灏杰、黄铅昇、杨钦源、郑康桐、曾泽键、程升扬、郑锐凯,“我们想让更多的同学了解非遗,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潮汕英歌舞”。

“帅!”他们的表演获到不少师生的好评。程升扬说,“英歌舞表演结束后,很多老师和同学自发找我们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功表演的背后,是学生的付出以及家人与学校的支持。

这7名学生历时11个小时,自己或相互为对方化妆,并在表演前通宵未睡。

刘灏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我们是前一天下午开始化妆到当天凌晨,用了11个小左右。为了妆不花,整晚未睡,想把潮汕英歌舞表演好、传承好。

部分学生所用的服装由家长从家里寄到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英歌舞“跳出家乡”

这7名大学生的家乡都是广东潮汕。

小时候,刘灏杰看到村里表演英歌舞,对此很感兴趣的他就学着“拿两个棍子乱敲”。他大概10岁开始训练,此后在村里进行表演。

“我们的家乡潮汕逢年过节都会进行英歌舞表演,从记事起我就看着英歌舞长大。”黄铅昇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等他有能力之后也参与到了英歌舞的表演之中,同时萌生了把英歌舞“跳出家乡”让更多人看到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了大学后,喜欢英歌舞的他们就开始一起训练。让刘灏杰印象最深的是:“在训练的时候要完成高难度的空中转身落地,还有大家要配合统一动作空中转身落地,这个动作我们训练了一段时间才能把我们的精彩表演带到舞台上,呈现给每一位观众。”

“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是诸多的。”郑康桐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因为我们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区,所以大家有着不同的基础、不同的派系。我们这个团队有中快板英歌和慢板英歌的成员,所以这段时间的磨合让我们从‘零’开始不断加强我们的默契。此次演出准备时间较短,我们还未能做到最好,今后会不断努力加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他们开心的是,“有同学看完我们的表演后,问我们学校有英歌社团了吗,想加入我们。”

传承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为他们点赞!

中国青年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力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