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集体协商?

怎样协商?

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

01

集体协商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一方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劳动定额管理等事项依法进行平等协商的行为。

02

集体协商包括哪些内容?

(一)劳动报酬;

(二)工作时间;

(三)休息休假;

(四)劳动安全与卫生;

(五)补充保险和福利;

(六)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七)职业技能培训;

(八)劳动合同管理;

(九)奖惩;

(十)裁员;

(十一)集体合同期限;

(十二)变更、解除集体合同的程序;

(十三)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的协商处理办法;

(十四)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

(十五)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内容。

03

集体协商代表如何产生?

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三人,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未建立工会的,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同意,职工一方首席代表由本单位工会主席担任。

用人单位一方的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指派,首席代表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担任或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管理人员担任。

04

开展集体协商包括哪些程序和步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展集体协商一般包括以下十个步骤:

一是产生集体协商代表;

二是发出协商要约;

三是做好协商准备;

四是正式开展协商;

五是制作合同草案;

六是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七是首席代表签字;

八是报送人力社保部门备案审查;

九是公布实施;

十是履行监督。

05

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

(二)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三)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四)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五)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06

开展集体协商的好处有哪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利于把职工利益诉求纳入理性合法的轨道,推动企业完善工资分配制度,减少因工资分配等问题引发的劳动纠纷,促进劳动关系双方理解沟通、真诚合作。有利于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

07

这些细节要注意!

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期限为几年?

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期限一般为1至3年,期满或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即行终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期满前3个月内,任何一方均可向对方提出重新签订或续订的要求。

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如何生效

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签订或变更后,应当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0日内,由用人单位一方将文本一式三份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即行生效。审核不合格的,将书面异议送达集体合同双方代表,双方应当另行协商。

怎么监督集体合同履行情况?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地方工会或者产业工会应当对集体合同的平等协商、签订和履行实施监督检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将企业建立集体合同制度的情况纳入劳动执法年审的内容。企业和企业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建立集体合同监督检查机构,负责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双方首席代表应当每年至少一次在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上报告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

来源:德宏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