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农正在为猕猴桃套袋。张敏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挂满幼果的猕猴桃树。张敏供图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5月21日,广元市朝天区云雾山镇鲤鱼村,漫山遍野猕猴桃树的浓荫下,挂满了一串串嫩绿色的幼果,果农们穿梭其间,正忙碌着为这些幼果套袋,山野间不时飘荡起阵阵欢快的笑语声。

今年49岁的马明军,既是鲤鱼村党支部书记,也是该村猕猴桃产业示范户。“我从2014年就开始发展猕猴桃,从最开始8亩到现在32亩,整整10个年头。”马明军一边仔细查看套袋质量,一边说:“开花、授粉、疏花、疏果、套袋,每一个环节对于猕猴桃来说都至关重要。就拿套袋来说,它能够有效防止日灼、花果、虫害等,更好地保证猕猴桃的品质和口感。”

“我们村平均海拔750米左右,全是连绵的大山,原生态植被保护得非常好,再加上土层深厚,日照充足,温差大、无污染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产出的猕猴桃口感香甜、耐储存,非常受市场欢迎。”发展猕猴桃10年,马明军积累下了丰富的经验,从建园、栽苗,到绑枝、施肥、抹芽、花期人工辅助授粉、疏果、套袋、夏剪等,他都不遗余力地进行科学管理,在他的精心管护下,他家32亩猕猴桃自2018年全部进入盛产期以来,年均产值达40余万元。

马明军用自己的先行先试,为鲤鱼村乡村全面振兴、群众持续增收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10年来,在他的带动下,鲤鱼村近20户群众先后发展起了猕猴桃产业,50多岁的马明聪就是其中之一。“我和我老伴,一共栽种了20亩猕猴桃,两个人管护也完全莫得问题。一年下来,轻轻松松挣个10多20万元,不比在外务工的人差。”马明聪不无自豪地说。据了解,目前,鲤鱼村猕猴桃种植面积达180余亩,已投产150余亩,年产值超过200万元。

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中药材、蔬菜产业、特色养殖业也欣欣向荣。行走鲤鱼村,只见100余亩的淫羊藿叶片翠绿、长势喜人,50余亩的辣椒沐浴阳光、拔节生长,家家户户鸡鸭欢鸣、猪牛肥壮,一幅村美、业兴、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大山里渐次呈现。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群众要致富,产业是支柱。近年来,云雾山镇在“食用菌之乡、生态农旅重镇”发展定位引领下,立足全镇山、水、林等优势资源,因地制宜持续培育壮大食用菌、猕猴桃、小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擦亮“云雾山·珍”品牌,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带领群众走出增收致富新路子。截至目前,全镇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9个,年产值达6000万元,带动1000余名群众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