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人民法庭履职尽责的“天地”。芭蕉人民法庭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契机,依托“法庭驻地镇为主、巡回审判点为辅”审理布局,扭转“依法维权只能打官司”的固化思维,当好群众“身边贴心人”,通过案件审理、多元解纷、服务基层等方式,推动纠纷源头化解,让人民群众直观感受到司法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质解纷——做群众心中“解忧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把“司法为民”落到实处,就必须将“释法明理、法情理相融”的办案理念贯穿审判工作全过程、各环节。

2021年,张某因兼职溺水身亡,经相关部门调解,张某父母与张某所就职公司签订了《调解协议》,约定一次性支付死亡赔偿金、安葬费共8万元。由于公司未按协议履行赔偿义务,后张某提起诉讼,请求判令支付剩余赔偿款3万元。调解中,法官循循善诱讲明“情理”,义正词严讲清“事理”:“今天不理解,我就明天在说,我说不明白,就找个你们信的过的长辈再来讲……”

历经半个多月,无数次“情理法”的碰撞,在法官耐心的释法明理下,被告方认识到了不应逃避履行义务,足额支付了赔偿款,让深陷丧子之痛的张家父母的内心得以慰藉,这场纠纷也以庭外和解、原告撤诉的方式画上句号。

所谓“情理法”相融要常怀爱民之心,做到“如我在诉、情同此心”。“这对于我来说只是办了一个普通的案件,但对于原告来说则是为已去世的至亲争得了最后的公平与正义。”戈娅莉说。

多办案、快办案、好办案。做实“抓前端、治未病”,促推纠纷实质性化解,据悉,2023年芭蕉法庭全年受理案件844件,结案842件,结案率99.76%,调撤率74.62%,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高效化解。

主动作为——做基层治理“能动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好,我是‘有事找我’调解专班的法官,有事情不着急,慢慢听您说”。为推动基层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诉无讼”转变,芭蕉侗族乡成立“有事找我”基层治理品牌。人民法庭处在化解矛盾纠纷最前沿,服务人民群众第一线,法庭立足审判职能,“嵌入式”参与辖区平安稳定建设,主动融入基层治理。

4月25日,‘有事找我’专班首次来到方某家中,针对方某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一案做详细了解并随即运用“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展开线上调解工作,法官通过向双方阐明相关法律法规,对争议问题逐一解答,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按期履行了赔付义务。

在芭蕉侗族乡,根据不同矛盾纠纷类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不仅为探索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开辟了新路径,同时,也为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迈向新台阶提供有效司法保障。

目前,芭蕉人民法庭以打造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抓手,推动当地党委政府统筹汇聚各方解纷力量,已形成集“诉前对接”、“网调对接”、“巡回对接”于一体的“三调对接”多元解纷模式。

建言献策——做茶企法治“娘家人”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芭蕉侗族乡以“恩施玉露”发源地得以闻名。为实现茶产业突围和领跑,全乡紧紧抓住茶叶主导产业,致力于将“绿叶子”变成“金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的茶叶收成怎么样?对方来收购,有没有拖欠你货款的情况?”时值茶叶采摘季,芭蕉法庭组织干警走进茶园内,详细了解茶叶种植、采摘及售卖等情况,以“摆农门阵”的方式面对面普法宣传法律法规,耐心解答茶农疑惑。

为守护好 “恩施玉露”这块金字招牌,芭蕉法庭扎实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深化“五专”措施,畅通涉企“绿色通道”,暨在对涉诉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芭蕉法庭聚焦产业布局,以服务保障当地经济发展为发力点,勇做“枫桥经验”本土化试验田,建立“法律宣传+案例释法+风险预防”三维问需护企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活动,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发出《法治体检报告》,以“一对一”排忧解难、“点对点”精准服务、“面对面”沟通衔接等方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精准、更具个性、更有成效的“个性化法律服务套餐”,实现从“事后维权”到“事先预防”的根本转变。

人民法庭是法院司法为民的神经末梢,司法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百姓心底是法庭干警工作前行的动力。接下来,芭蕉法庭将持续以打造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抓手,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优势,做好百姓身边的法庭。

来源|芭蕉法庭

编辑|侯若曦

审核|冉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