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白/文 这个五月,内地娱乐圈也进入了夏天。综艺《歌手2024》火爆、被称为“剧王”的《庆余年2》一上线就打破了平台播出记录,面对这些泼天流量,有人感慨“内娱总算是活过来了”。

影视业低迷已非一日。从前些年的“横店无大戏”到2023年的“横店变竖店”,除了短剧带来过一些浪花之外,影视业整体身处寒冬。这几年间,对于背后的制作方和平台来说,就连曾经的商业化重头戏——“综艺”也基本没有激起水花。不夸张地说,尽管霸道总裁短剧更新不断,但内娱的现象级制作确实已经久违了。

如今《歌手2024》、《庆余年2》这样的爆款综艺和剧集终于出圈,但争议也随之而来。比如,对节目和剧集内广告植入过度的吐槽、对视频平台收费模式的抱怨。太阳底下无新事,在前些年内娱的黄金时代,这些问题已经出现,但到了今天,尽管平台方已经进行了诸多调整和革新,用户体验依然不佳。

精品制作天然地要求长周期、高投入,这首先意味着高成本;但从用户端来看,用户对于会员收费和广告的接受程度明显不如平台和制作方预期,夹在中间的长视频平台,比如“爱优腾”和芒果视频等,成为炮火中心并不奇怪。

就正常商业逻辑上来说,这并不符合重视用户体验的互联网公司思路。但为什么局面始终未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观?原因也很简单:不挣钱。

“爱优腾”近期公布了它们一季度的数据。很显然,长视频赛道在经历了多年的激烈厮杀之后,即便是最头部的平台,依然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以爱奇艺为例,今年一季度,爱奇艺实现了人民币79亿元的总收入,同比下降5%,其核心业务中的会员服务收入为48亿元,占比总收入超60%,同比下降13%,并且,爱奇艺还宣布不再每季度公布会员数据。

事实上,国外也没有好到哪里去。5月中旬,Netflix(奈飞)在公布一季度财报时也宣布,从2025年开始,奈飞将不再持续地、定期地披露用户数量。奈飞在过去曾多次表示其流媒体服务不会加入广告,但随着内容成本越来越高,它从2022年起也开启了广告会员计划。今年5月,奈飞宣布,广告支持的订阅服务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月活跃用户数量超过4000万。也就是说,本来就采取纯收费模式的奈飞,订阅用户还是需要看广告。

在长视频流媒体这个赛道上,国内的平台们日子还要更难一些。因为会员制收费本身并不足以覆盖影视剧集的制作成本,这也是为什么买了会员也仅仅只能减免广告的原因——况且,在内容制作方都开始在剧情内加广告的情况下,平台能做的其实是有限的。

在短视频和短剧的冲击下,长视频本身就面临巨大的生存焦虑。相比之下,短剧的投入成本低、制作费用低,但即便是这样,如今短剧收费模式之复杂也常被吐槽。无论是长视频还是短剧的困境,都共同指向了一点:影视业依然没有找到良性增长的正确姿势。

从供给端来看,“横店无大戏”背后的原因,本质上还是因为大戏、大制作的投入和产出不匹配。从演员和制作成本到下游分发,每一步都意味着天量的投入。很多时候还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无法播出。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出圈的爆款综艺和剧集,承担的“广告任务”往往不只这一部剧本身,而是可能需要分摊制作公司和平台方所有剧集的投入成本,用户体验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也是情理之中。

在经历了免费互联网之后,我们正在加速进入付费互联网时代,这可能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而从商业的视角看,如何尽可能地平衡商业化和用户体验,同时做好内容制作,将是这些平台公司们未来要面对的最大挑战。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白经济观察报专栏作家

原经济观察报商业评论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