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桂林市税务系统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结合“红石榴——同心结·先锋行”品牌,联合人社、医保部门组建“红石榴”党员先锋队,充分发挥税费职能作用,紧盯残疾人群体急难愁盼,以税务力量托起残疾人群体“稳稳的幸福”。

精准服务 奏响税费服务“好声音”

“现在太方便了,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在手机上就能缴纳,省得我这老腿来回跑了。”安新社区的李大爷是一名环卫工人,几年前因意外落下了腿疾。在桂林市象山区税务局“红石榴”党员先锋队的指导下,李大爷顺利完成了社保费线上缴纳业务。

针对残疾人困难群体办事难、出门难、不会办等问题,桂林市象山税务局立足群众需求,拓宽宣传渠道,把上门“广宣传”与摊位“点辅导”相结合,并根据服务群体的特殊性将政策内容加粗重点、放大字体,帮助困难群体缴费人便捷缴、省时缴,累计提供远程帮办及预约上门服务17次。

据悉,桂林市象山区办税服务厅专设了残疾人“绿色通道”“无障碍通道”,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综合服务,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员办税体验的舒适感与便捷度,让税务“有爱”服务助力残疾人“无碍”。

多点发力 打牢政策直达“软基础”

“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1.5%,可以免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如果达到相应的比例,还能享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在税收“春日暖心市集”活动现场,桂林市象山区税务局社保非税股的业务骨干讲解到。

“我们公司符合企业所得税安置残疾人员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享受条件,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5万元。”巴斯波(桂林)皮件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梁振玲说。

据梁振玲介绍,公司共安排残疾人5人,主要负责生产线、仓储、来料加工等方面工作。公司享受安置残疾人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不仅减轻了用工负担,也获得了履行社会责任的成就感。

荔浦市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通过与人社、残联等部门建立的残疾信息沟通联络机制,组织人员深入企业开展点对点政策培训辅导,积极落实扶残助残税费优惠政策,着力提升税费服务质效,以税费红利鼓励企业增加残障群体用工安置。

“安置残疾人就业是我们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企业因安置残疾人就业享受到税收优惠,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更帮助了残疾人士实现个人价值。”荔浦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进一步服务民生发展,桂林市税务部门积极深化税收大数据应用,持续加强与社保、民政、残联、金融等部门的精诚共治,建立助残信息沟通联络机制,精准掌握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名单,力求残疾人就业有门路、企业发展有动力、社会价值有体现,实现残疾群体、企业、社会三方共赢。(邱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