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MBAedu

排版 | MBAedu

此前,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指出:要稳步扩大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

从学位类型看,坚持推进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分类发展,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工程技术领域高层次应用型领军人才培养。202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已接近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

2023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

其中:

招收博士生15.33万人,比上年增长10.29%;

硕士生114.84万人,比上年增长4.07%。

在学研究生388.29万人,比上年增长6.28%。

其中:

在学博士生61.25万人,比上年增长10.14%;

在学硕士生327.05万人,比上年增长5.5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受国家政策影响,近几年研究生招生人数一直在增加。同时发布会也强调:要稳步扩大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可见研究生扩招会持续进行。

二、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

202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已经接近60%,坚持推进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分类发展,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持续推进理工农医及交叉学科建设

引导高校优化学科结构,加大STEM人才培养力度。2023年,理工农医类硕士招生规模占比60%;

未来将持续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研究生为什么会持续扩招

以2022年公布的数据为例,对比十年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招生由61.14万人升至124.2万人,增长幅度超过100%。

这对于渴望上岸的考生无疑是巨大利好消息,其背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

1、分流应届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

2022届毕业生1076万人,2023届毕业生1158万人。据教育部统计,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87万,高校毕业生规模将继续扩大。扩招成为了疏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应时”之策,但同时也是“谋远”之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硕士研究生扩招趋势与政策

首先从整体趋势上来说,这些年来硕士研究生一直是稳步扩招的,近十年平均扩招增幅在6%左右。

但在这期间出现了两个大的增率年份,2017年非全纳入统考和2020年特殊时期,扩招比例都在20%以上。由此可见,在遇到一些重大事件的时候,扩招幅度是非常有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的,尤其是后者,对我们考研的影响深远。

因此,为了有效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焦虑情绪,采取继续升学方式,通过大幅扩招硕士研究生来释放压力。

3、满足社会在人才领域的现实需求

教育部发文明确表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重视教育之本,提高国民素质

从长远看,扩招也是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的必然举措。

我国千人注册研究生数(在学研究生数除以当年全国人口[单位:千人]所得数值)达到2人。而美国、英国、法国一直保持近9人的水平。

这一数据一直被看作衡量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所以目前我国和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五、给2025考研人的建议

教育君寄语:

扩招是大趋势所在,但扩招并没有让考研变得更简单。面对考研的激烈竞争,虽然整体扩招趋势并未导致大规模的入学名额增长,但小规模的扩招现象确实值得我们留意。为了增加自己的上岸机会,建议各位考生可以特别关注有扩招倾向的院校。同时,也别忘了留意那些新增硕士点的院校,这些院校往往由于知名度相对较低,竞争压力会相对较小,可能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

在面对招生人数扩招时,仅仅关注学校的扩招情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精确到自己所报考的专业,因为只有专业的扩招才能真正带来实质性的机会,对于报考考生而言才是真正的“扩招”。

考研,本质上是一个选拔性的过程,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但扩招的趋势确实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希望大家能够抓住这个机遇,全力以赴,争取一战上岸理想学府。

文章来源MBAedu,转载请留言

排版:MBAedu

MBA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伊志宏、谢小云教授重磅解读

100+位校长院长致敬中国MBA教育30周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