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抗美援朝最后一次战役中,敌人即将反扑之时,24岁的他第一个请战。

在断食断水的情况下,他带领战友们浴血奋战,坚守阵地4天4夜,打退敌人38次进攻,从此身上也多了38处弹孔。

可从野战医院苏醒后,他的第一句话却是:“我没有把阵地弄丢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就是王占山,一个荣耀满身的百战老兵,也是“七一勋章”的获得者。

在去年的6月29日,人们再次见到了这位已有92岁高龄的老英雄。

他的精神依旧矍铄,身着戎装,正被3个礼仪兵扛着轮椅抬进了人民大会堂。熟悉他的人无不感言:

“老爷子前半生是英雄,后半生亦是英雄!”

王占山究竟有着怎样传奇的过往,能让他在92岁高龄之际,仍能享受到国家如此特殊的待遇?

历经苦难,多次参战

王占山出生于河北唐山地区,家境贫寒。

那一年是1929年,随着一战的结束,各国再次将目光转移到中国,希望能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利益。

其中最为贪婪的便是日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强行占领中国东北全境。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让日军以东北为战略支撑,大肆制造军事物资,目的就是要以战养战,对中国领土发动更加全面的侵略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走失一名士兵,要求进入宛平城进行搜查。

被我军严厉拒绝后,日本帝国主义随即便派出部队对卢沟桥与宛平城进行强攻,全面抗战就此爆发。

因蒋介石为保存自身实力,一直采取守势,避免与日军交战。

没过多长时间,宛平城便沦陷了,日军大举进攻。

山河破碎,风雨飘零,王占山的家乡河北落入敌手,他的家人也被日军残忍杀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此巨变后,王占山决定参加民兵。

但当时他的年纪太小,也就十二、三岁,民兵组织并没有接受他的请求,随即介绍他去儿童团,通过放哨传递消息为抗日做出贡献。

回望这段历史,没有在抗日战场上发光发热,是王占山终生的遗憾。

抗日战争结束后,王占山已经成为当地的民兵队长。

全国人民本以为能够国泰民安,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了,直到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

百姓本就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痛苦,对战争的厌恶已经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

但蒋介石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内战,为了筹集资金搜刮民脂民膏,人民的反抗情绪被彻底激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年之内,解放军的队伍就扩充了近一百万人,这一时期王占山也从民兵变成了正规军,在军中入党。

在日复一日的战斗生活中,王占山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残酷性,每经历一次战斗总有一些战友永远沉睡在这片土地上。

而王占山也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不论是射击、搏斗,还是爆破任务,他都完成得很好。

随着1948年,在中央指挥领导下,三大战役打响。

王占山作为华北地区的战士,也迎来了人生的第一场重大战役——辽沈战役。

因为不适应东北地区的严寒,王占山身上多处冻伤,但他不怕吃苦,连续作战,取得了不小的功绩。

辽沈战役结束后,王占山随着部队悄悄入关进入平津战场,当时他所在连队奉命进攻金汤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汤桥,是我军进攻天津的必经之路。

面对敌人的暗堡与火力点,王占山与战友拿起炸药包冲到敌阵,用血肉之躯铺平了进攻的道路,最终将红旗插在了“金汤桥”上。

战役结束后,王占山所在连队牺牲80余人。

此战结束后,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王占山所在连队被命名为“金汤桥连”。

后来,这支连队还参与了天安门阅兵仪式,几代人的功勋在金黄色的战旗中见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