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9年,杨虎城的孙子杨翰前往夏威夷,顺道拜访了张学良。

杨翰原本以为,这位99岁的老人会顾念昔日情谊,带他深入了解一下西安事变的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实际上,张学良对他的态度非常冷淡,只说了四个字,就陷入了沉默之中。

张学良跟杨翰说了哪四个字?为何张学良对战友之孙如此冷淡?

拜访遇冷,探究西安事变

杨虎城膝下,当初有四子六女。

只不过有些早年夭折,有些受国民党残害,建国后仍健在的仅有一子五女而已。

其中长子杨拯民,1998年因为心脏病发而离开人世。

去世之前,他把子女们叫到身前,说了自己心中未能弥补的遗憾,

“要是能再和张学良叔叔见一面就好了。”

原来,杨虎城和张学良在西安共事之时,两家人关系很好,多有来往。

只是随着张学良被扣,杨虎城又受到蒋介石迫害,两家人就再也没能见面。

眼见父亲杨拯民抱憾而终,他的儿子杨翰有了替父还愿,弥补遗憾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翰

于是在1999年,他去夏威夷出差的时候,特意顺道拜访了张学良。

可等二人在教堂中相遇,杨翰自陈身份时,99岁的张学良却没有想象中那么激动。

恰恰相反,他只对杨翰说了4个字,“我知道了”,紧接着就陷入到沉默之中,脸上神色亦是寡淡。

那时候,杨翰还以为老人只是身体不好,接人处事时提不起情绪。

可在2000年张学良过百年寿辰,杨翰特意前去祝贺的时候,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眼前的老人言笑晏晏,谈吐流畅,待人也并不冷漠。

可是等到寿宴开始,杨翰再度找到张学良,询问自身爷爷情况的时候,张学良又闭口不谈了,神色也很沉寂。

这种前后反差,让杨翰陷入到了困惑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学良与杨虎城进行西安事变,是冒着死亡的风险,堪称生死之交。

杨拯民在去世前都想着再见张学良一面,也足以证明两家人最初关系不错,怎么张学良面对杨翰时就这么冷淡呢?

后来,杨翰萌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西安事变里,可能发生了什么大家不知道的故事。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杨翰特意跑去询问了很多经历了西安事变的老人或其后人,也查阅了很多记录西安事变的书。

最后,他终于大致搞清了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还写了一本《杨虎城大传》,以作纪念。

至于张学良待他如此冷漠的原因,他也有了猜测。

致使张学良如此冷漠的,恐怕不是不满,而是埋藏在心底的歉疚与痛苦。

为什么这么说?这还得将目光聚焦回19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