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会热点,传递市民呼声!5月21日早上, 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做客2024《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直通车》节目, 郑州市农委副主任赵冉冉 带队走进直播间,就市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三农问题做出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州市农委工作职责及今年工作重点

郑州市农委副主任赵冉冉:市农委负责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全面开展“三标”活动,确保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在履职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对“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今年市农委的工作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农村改革与经营管理工作、农业领域行业管理工作等。

今年郑州的三夏工作整体情况怎么样?

农业生产处处长班青宇:今年全市共种植小麦面积228.05万亩,比上年增加7.49万亩。今年小麦苗情持续向好,亩穗数和穗粒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夏粮增产基础较好。预计全市小麦将于6月1日陆续开始收割,6月10日左右麦收基本结束,郑州市农委已成立“三夏”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一是做好机收准备,加强农机调度,切实抓好小麦机收减损工作;二是全力组织夏粮收购,围绕“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收粮”扎实做好各项夏粮收购准备工作;三是确保安全生产,持续做好秸秆禁烧、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

董先生:家住新郑市梨河镇,目前种植了三百多亩地,想咨询郑州市的节水灌溉和高标准农田的相关政策?

农业生产处处长班青宇:首先为您介绍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具体到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包括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其中管灌内容包括支管、给水栓及微喷带,喷灌分为固定式喷灌、平移式喷灌、微灌分为滴灌、微喷灌及涌泉灌,具体信息还可以咨询当地农业主管部门。郑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末,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31.49万亩,改造提升13.50万亩,到2030年末,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41.49万亩,累计改造提升43.50万亩。

微信平台留言:本月的大风天气是否会对今年麦收产生影响?

农业生产处处长班青宇:5月14-15日的大风天气,具有一定的极端性,根据气象部门的报告,最大风力出现在巩义市,风力达到13级,在陆地上出现这么大的风是很少见的。大风天气对灌浆期的小麦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容易造成小麦植株倒伏,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病虫害加重,倒伏严重的将导致灌浆过程受阻,进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根据市农业农村部门调度,此次倒伏小麦以点片状为主,大片倒伏面积不足全市小麦面积的1%,整体情况,此次大风对麦收影响总体上较轻。目前离小麦成熟还有一定时间,倒伏轻微小麦可以利用自身生长向上性,恢复生长。倒伏偏重的地块,农业农村部门指导农户加强管理,科学收获,尽量减少灾害损失。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郑州市在发展“土特产”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产业发展处处长闫焕玲:看似普通的“土特产”,一头连着脱贫增收、乡村振兴,一头连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郑州深挖乡村特色资源,积极开发花生、红枣、大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全市现有有效期内绿色食品17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0个,名特优新农产品47个,种植、加工类项目66个。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3.9亿元,较上年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83元,较上年增长7.6%。

郑州周边有没有一些能欣赏美景、品尝美食、采摘体验的休闲景点?从哪些渠道可以获取这方面的信息?

产业发展处处长闫焕玲:市农委每年都会结合季节时令和假期节点,提前收集郑州周边的美丽乡村、家庭农场、休闲农业园区等乡村旅游资源信息,并整理出“踏青赏花游”“五一欢乐游”“消暑亲子度假游”“金秋采摘游”“农家美食游”等丰富多彩的乡村休闲主题线路,以供城乡居民出行旅游、休闲度假时参考选择。比如,想品尝乡村美食可到二七申家大院、登封嵩山居、新郑柴家小院等;想欣赏乡村美景可到登封禅心居、巩义长寿山风情小镇等;想体验乡村民宿可到中牟沙窝、新密溱源洞穴等。可以说,我们郑州市乡村休闲旅游景区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总有一条线路或一个主题能满足您的度假需求。市民朋友们可以通过关注“郑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微信公众号,或登录郑州市农委官方网站“商都农网”,获取最新、最全、最贴心的乡村休闲旅游信息

麦收之后就是夏播,种子市场进入购销旺季。目前种子市场情况如何?

种业管理处处长朱小茜:由于2023年制种面积普遍增加,预计今年夏播作物种子总体供大于求。据最新种情调度和监测情况,今年市场上夏播作物种子基本铺货到位,较常年进度持平,供应数量充足,目前各地种子市场运行平稳,在种子价格方面,MY73、秋乐368等主要玉米种子市场价格同比基本持平,由于去年制种成本增长,结算价可能会略有提高,中黄301等主要大豆种子价格略有下降。下一步,市农委将持续强化种情信息调度和供需形势分析研判,加强种子余缺调剂调运,加大种子质量监督检查力度,严防劣质种子入市下田,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种子购销旺季,也是假劣种子混入种子市场的高峰期。在选购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种业管理处处长朱小茜:为切实维护广大农民朋友的利益,促进粮食持续增产和农民增收。选购和使用种子时应注意:购种时到具备资质、证照齐全、守信用的种子经营单位购种。要选择包装良好的种子,同时要注意检查包装物上标注的内容,不标注种子种类、品种名称、经营单位和地址的种子属于不合格种子,种子种类、品种名称、产地与标签标注不符的应视为假种,千万不要购买。购种时要索取购种凭证,播种后要保存包装物,以利于出现种子纠纷时的处理。

现在郑州市在大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它和美丽乡村有什么区别?郑州准备怎么建?

农村建设处处长谢鸿利: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具有良好人居环境,能满足农民物质消费需求和精神生活追求,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协调发展的农村,是美丽宜居乡村的“升级版”。市级统筹抓好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县级负责美丽示范村和洁美达标村建设。通过压茬推进、滚动实施的方式,推动乡村迭代升级发展,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打造和美乡村郑州样板,预计到2027年底,全市将建成100个和美乡村示范村。

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建设处处长谢鸿利:我市为了进一步推进乡村建设工作,设立了13个乡村建设行动重点任务专班,建立乡村建设项目库,实行清单化、项目化管理,加快推进“184”乡村建设任务落地见效。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安排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建设项目,推动路、水、电、气、房、网、物流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在此基础上,强化数字乡村、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设施建设等项目,推动农村能享有与城市相近的能源、通信、生态等设施,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州市农委副主任赵冉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宾(由左至右从上至下):

产业发展处处长 闫焕玲

农业生产处处长 班青宇

农村建设处处长 谢鸿利

种业管理处处长 朱小茜

2024年《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直通车》

倾听您的声音

贴心为您服务

期待与您一起

让郑州更美好,让中原更出彩!

编辑:大鹏

统筹:汪昆明 梁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