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顷刻间将汶川化为一片人间炼狱。

房屋在地动山摇中轰然倒塌,将无数鲜活的生命掩埋其下。

灾难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了整片地区,人口越密集、建筑越多的地带,伤亡就越惨重。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流量高度集中的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孩子还未踏入社会,就在无情的天灾下长眠于地底了。

但在众多学校之中,居然有一个惊人的例外:一所有2300余名学生的学校,在这恐怖的8级地震中竟无一人伤亡!几乎称得上“人间奇迹”。

而奇迹之所以能诞生,全归功于55岁的校长叶志平。

一个势单力薄的人,以一己之力救苍生于天灾下,这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他究竟做了哪些努力?进行了什么措施?才得以创造这样的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为何会在地震仅三年之后,便溘然长逝了呢?

加固大楼又演习,生命放第一

1953年出生的叶志平是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从师范学院毕业后,他走上了教育之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高尚的师德广受好评,教出了无数优秀的学生。

虽然只是一个教师,但叶志平还十分注重学校的各项事务,像孩子的家长一样,无时无刻不在为他们的安全和健康问题操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因表现优秀而被调到安县的桑枣中学时,叶志平立刻敏锐地注意到了教学楼的安全问题。

建造年代久远的教学楼栏杆松松垮垮,地基也不扎实,楼板间的填充物竟用了水泥袋顶替。每次刮起大风,几栋楼便摇摇欲坠,在里头上课的叶志平能明显感觉到晃动感。

只要是个明眼人就能看出来:教学楼的质量绝对是不达标的。叶志平每次看到学生们爬上爬下,在楼梯和走廊上打闹,都会发自内心地担忧:这万一要是塌了,可该怎么办?

责任心强的叶志平很想将楼整改一番,可他眼下只是一名人微言轻的教师,既没有权力,也没有资金。他只好将这件事放在心中:等有了机会,一定得翻新这栋楼,给学生们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5年,叶志平以出众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得到了上级的赏识,被任命为了桑枣中学的校长。他盼望已久的机会终于到来了!立刻着手规划起了改造教学楼的步骤。

但这时候他才发现,比权力更难得到的,是资金。教学楼是个彻底的“豆腐渣工程”,想要从头到尾地整改,花费的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叶志平向教育局求助,可次次都被回绝,理由是:这么多年不也没出过事吗?哪有翻新的必要呢?

但叶志平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转变了思路:一笔数额较大的资金难以申请,那就多跑几次,拆分成几笔数额较小的资金!他每次都能从教育局“薅”到一点钱,拿到手便立刻展开小范围的整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整改时,他把重心放在了厕所上,因为这里是质量最差的地方。叶志平找了一家经验丰富、口碑载道的建筑公司,将危险的旧厕所拆掉,盖了一座新厕所,保证了学生的如厕安全。

没过多久,他展开了第二次整改,这次的矛头则对准了墙体中不合规定的填充物。叶志平将水泥纸袋抽了出来,用坚固的混凝土取而代之。

最后一次整改也是最重要、规模最大的一次整改——叶志平将教学楼的承重柱全部更换,几乎相当于将楼重建了一遍。

三次整改总共耗费了8年时间,叶志平终于将教学楼焕然一新,变成了稳固、坚实的模样,为地震时的奇迹诞生创造了物理条件。

但在当时,叶志平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大家指责他“不务正业”“杞人忧天”,就连教育局都认为这一切根本没有必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叶志平坚信自己的举措绝不是白费功夫,没有任何事物比生命更重要。

叶志平依旧对不知何时会到来的危险抱有忧虑,没过多久,他又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了逃生演练。

他知道四川位于地震带,而在地震发生时,逃生的经验要比一个牢固的场所重要得多。

于是,桑枣中学每年都会进行一次流程严谨的紧急逃生演练,每到周二,全校还要参加一次安全讲坛,获取紧急事态下的安全常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此以往,桑枣中学的全体师生早已对地震逃生的方式烂熟于心。

也正是因此,他们才能在天灾中创造出无人伤亡的奇迹。

灾难面前有经验,齐心创奇迹

2012年5月12日,恐怖的灾难降临至汶川,一时间地动山摇、房屋倾塌,无数本是乐园的学校变成了人间炼狱。

桑枣中学的师生们也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了剧烈的摇晃感,但经过整修的教学楼比以往坚固许多,并没有立刻倒塌。

师生们迅速理解了状况,由于过去曾多次进行演习,因此他们并不慌乱,迅速而高效地在指挥中按照之前的流程进行了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短1分30秒,全校师生有序撤退到操场中,无一人伤亡!

这全部得益于先前进行过的演习和训练!

地震发生时,叶志平正在绵阳出差,收到消息后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学校。虽然当时余震频发,但比起担心自己的安危,还是师生们的状况更令他挂怀。

而当他看到全校人员无一伤亡的状况时,不禁热泪盈眶:自己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一切都是值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卜先知”终正名

叶志平的事迹传播出去后,过去指责他“不务正业”的声音,很快变成了对他“未卜先知”的赞扬。

但这世上哪有什么未卜先知?不过是将学生们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并进行各种防范措施罢了。

叶志平之所以创下这番壮举,是因为他责任心强、意志坚定,真的把安全问题放在心上,而不是简单的糊弄了事。

叶志平校长的高尚人格和严谨的做事态度,值得所有人学习。

可惜,在汶川地震3年后的2011年,叶志平校长就因为劳累过度而去世了,年仅58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叶志平的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他的事迹和人格将永垂不朽,永远被人民铭记在心中。

信息来源:平凡校长创抗震奇迹 安县桑枣中学全校师生无一伤亡.燕赵都市报.2008.5.2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