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常春霞,今年64岁。

我的娘家住在城中村,我家兄妹三个,我有一个哥哥,还有一个弟弟。

我哥哥出生时健健康康的,长得虎头虎脑,可是五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从此生活处于半自理状态。

从小我们就知道,我和弟弟都得让着哥哥,家里有好吃的好穿的,都先给哥哥。

我们家住着一个大院子,是五间房子,院子虽然简陋,但是母亲勤劳,把院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气暖和,当太阳好的时候,哥哥就坐在院子里的简易轮椅上晒太阳。

我和弟弟放学回来,围在他身边蹦蹦跳跳的,哥哥就笑了。

但是有时哥哥的眼睛里也有不易察觉的忧伤,我知道他是因为不能和我们一样下地自由活动,他伤心啊。

我就安慰他说:“哥,你别难过。这辈子我就是你的腿,你想去哪里,我就推着你去哪里。”

弟弟也说:“哥,我好好上学,以后我一定能考上大学,挣很多钱,给你买一个特别先进的轮椅。轮椅上会有电钮,你一按电钮,它自己就能转动起来,就相当于你会走路了。”

弟弟特别聪明,那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电动轮椅,那是弟弟自己想象出来的。

那时候母亲在一个纸盒厂糊纸盒子,父亲在一个建筑公司里上班。

每月家里的那点肉票去买几两肉以后,母亲会煮一锅肉汤,给哥哥补充营养,其余的再给父亲吃,因为当时父亲在建筑公司里干活,非常辛苦,是出大力的。

剩下的,我和弟弟才能吃,母亲不舍得喝一口肉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13岁那年,父亲因为一场意外事故去世了。

父亲的去世让我们这个家变得风雨飘摇,以前父亲就像一棵大树,用浓密的树荫庇护着我们,父亲猝然长逝,我们无依无靠了。

父亲去世以后,母亲由于悲伤过度,经常不吃不喝,晚上也睡不好觉,很快她的身体就垮了,母亲经常生病。

那时候我放了学就得小跑着回家,来不及写作业,把书包一撂,就赶紧做饭,照顾母亲和哥哥吃饭。

吃完饭我就让弟弟去房间写作业,我收拾厨房,洗碗、洗盘子,天天如此。

本来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也是前几名,老师曾经说我非常有希望考上中专,可是由于家务活太多,牵扯了很多精力,我的学习成绩一个劲地下滑。

初中毕业之后,我就去了我们这里的一个纺织厂上班。

自从我参加工作以后,我就帮母亲承担起了家庭重担,那时候母亲已经办了病退,工资很少。

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三四十块钱,我发了工资一分钱都不留,全部花在了家里。

我要给哥哥买药,还要给弟弟交学费。

我是一个长相普通的姑娘,但是我吃苦耐劳,在工厂里我人缘很好,谁找我帮忙,求我办点事,我都笑脸相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23岁那年,我有个工友把她哥哥介绍给了我,她的哥哥是水利专科学校毕业的,当时他在郊外一个水库上班,听说那里地处偏远,周围一片荒凉,白天黑夜守在那里也不容易。

头一回见面的时候,我就把家里的实际情况和盘托出来,告诉了他。

我说我哥哥身体不好,我父亲早就去世了,母亲病退在家,家庭拖累比较重,请他慎重考虑。

没想到他憨厚一笑说:“你不用和我说这些,我妹妹早就和我说过了,我愿意和你一起照顾你的家人。”

他这句话让我的眼眶湿了,我知道我遇到了一个好人。

以前,生活的压力让我非常疲惫,从我们相识以后,愁容一扫而光 ,笑容回到了我的脸上,他对我体贴关心,我觉得我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虽然下了班的时候,家里依然有繁重的家务活,可是只要想到美好的爱情,我就觉得我的心里仿佛有1000只鸟儿在歌唱,有10000朵花儿在竞相开放。

25岁那年,我们结婚了。

婚房是水利局分给我们的一套一居室的房子,非常狭窄。

当时我丈夫在水库上班,一星期才回来一趟,我把所有的精力依然放在了娘家。

我的公公婆婆住在乡下,只有周末的时候,我和丈夫才能回去看望老人。

每次回去,虽然我们手里没有钱,可是我们给公公婆婆买肉,买水果,买点心,临走我会悄悄塞给老人零花钱 ,公公婆婆对我非常满意。

我弟弟学习成绩很好,后来他考上了一所理工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弟弟读大学期间,我义无反顾承担起了供弟弟读书的重任。弟弟四年大学的费用,都是我和丈夫省吃俭用攒出来的。

那次弟弟放了暑假,他回来的时候先来到了我们家里。

我炒了几个菜,让他吃饭的时候,他对我们说:“姐姐,姐夫,你们给我寄生活费的时候,我心里很幸福,但是也很难过,很心酸。咱妈和咱哥已经让你们很操心了,可是你们还得供我读书。”

说着,弟弟眼圈红了,他低下了头。

我丈夫心地善良,他赶紧安慰弟弟说:“老弟,你看你说到哪里去了?咱们是一家人,就得相互帮衬着过日子,可不能分那么清,什么你的我的呀,等你上完大学就行了。”

弟弟毕业以后,他去了一座沿海城市的大公司上班。

弟弟没有食言,发了工资的时候,他攒钱真的给哥哥买回来了一辆电动轮椅。

哥哥坐上电动轮椅以后眉开眼笑,激动得满脸泪花,他说:“我沾弟弟的光了,我想去哪里也能去哪里了,再也不用别人推我了。”

弟弟参加工作以后,第二年就谈了对象,弟媳妇和他是同事。

弟弟结婚也是我和丈夫一起操持的,因为母亲身体越来越不好,她根本没有精力和能力操持弟弟的婚事 。

那时候结婚,电视机是大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为了给弟弟买电视机,那些日子下了班以后,我批发了一些矿泉水,我去火车站前的广场上叫卖。

后来我看到卖矿泉水挣钱太少了,我又去附近一个饭店里,晚上的时候给人帮工刷盘子、刷碗,回家的时候都晚上12点多了。

其实当时我们家里也没有电视机,但是我硬是口里不吃、肚里挪,辛辛苦苦地给弟弟攒钱买了一台电视机,让弟弟风风光光地结婚了。

结婚的时候,弟弟拉着我的手哭了,他说:“姐,咱这个家要是没有你的话,还不知道什么样子了呢,咱爸走得早,咱妈身体又不好,咱哥生活不能自理,一切都是你费心。姐,你看你年纪轻轻的,头上都有了白头发了呢。”

我泪中带笑地说:“老弟,你放心,姐有的是能耐,你看我虽然有了白头发,显老一些,可是你姐夫又不嫌弃我,再说我身体棒棒的,这就是我的本钱啊。

“你放心,只要有姐在,咱这个家就倒不了,我会好好照顾咱妈和咱哥,你安心工作就行了。”

我们离娘家不远,坐公交车只有一站的路程,有时为了省车票,我就骑着自行车,天天回娘家,给我母亲和我哥哥做饭。

那年冬天的时候,我母亲突然得了脑溢血,在重症监护室里住了三天三夜才清醒过来,转入了普通病房。

母亲出院以后,生活不能自理了。

那时候,丈夫调回了水利局,他帮了我不少忙,他主动照顾儿子吃饭和上学。

多亏了丈夫的帮忙,让我有了更多的精力照顾娘家,那时候我母亲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了,我哥哥又帮不上忙,我天天伺候母亲,累得筋疲力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娘在家就在,我无怨无悔地照顾母亲。

每天下了班,我就赶紧去菜市场买新鲜的水果和青菜,做好了饭以后,我给丈夫和儿子留下一点,把其余的装进保温箱里,我就往娘家赶,天天如此,风雨无阻。

公交车司机都和我成了非常熟悉的朋友,他见我在等车,就笑呵呵地说:“又去娘家送饭啊?”

有时弟弟要给我寄钱,我拒绝了,那时候家里还没有安电话,弟弟经常给我写信,在信中他动情地写道:“姐,没有你的付出就没有咱这个家,你照顾咱妈和咱哥,又供我读书,帮我成家立业,我一辈子都报答不完你的恩情。”

读着弟弟的信,我泪如雨下,我想起了童年时代承欢父母膝下的情景,我也想起了父亲走后,所有的家庭重担压在我身上时的疲惫和无奈,我更想起了我们母子三人相互依靠、艰苦度日的一幕一幕。

作为家庭中的女儿,虽然我付出了很多,可是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应该的。

虽然我对母亲照顾得很好,但是1989年的时候,母亲再次突发脑溢血,没能抢救过来。

母亲去世了,我哭成了泪人,我跪在母亲的灵柩前,谁都拉不起来。

我的哥哥坐在轮椅上一直掉眼泪。

安葬了母亲以后,弟弟和我坐在一起商量了一下,以后如何照顾哥哥。

我说:“哥,我想和你商量一下,咱妈没了,你一个人住在这里我不放心,你去我们家吧。咱们生活在一起,我照顾你也方便。”

可是哥哥却摇了摇头说:“妹妹,我不能去你们家,我怕给你们添麻烦。再说我在这里还有邻居,我可以坐着轮椅去大门口玩玩,和邻居们说说话,解解闷。”

“咱们一家五口都曾经生活在这个院子里,我喜欢这个院子,我在这里可以经常回忆爹娘在世时的情景,想想咱们小时候的事,我不愿离开这里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想了想,我非常理解哥哥的心情,这个院子是哥哥一直生活的地方,倾注了他全部的感情,这里有他的寄托和思念。

以前母亲活着的时候,她和哥哥作伴,我还稍微放心一些,如今哥哥一个人住在这里,我更牵挂了。

那时候我们这里很少有家庭按固定电话的,这时弟弟出钱给哥哥和我们两家都安上了电话,这样我可以随时打电话问哥哥的情况,弟弟也可以经常给家里打电话。

每个月,弟弟都会给哥哥寄钱,让他买营养品。

这些年,有几次哥哥生病住院,都是我和老公照顾的,我们出钱出力,尤其是老公,他付出了很多。

哥哥住院时,晚上都是老公在陪床,弟弟要回来照顾哥哥都被老公拒绝了,他说来回还得花路费,耽误工作,他受点累无所谓,大家都按是亲人,他不管哥哥谁管?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到了2015年,我们这里的城中村大面积拆迁,我娘家的五间平房按照拆迁政策,可以换180平的房子,还分给了我们23万的拆迁安置款。

这23万到账以后,我全部给哥哥存了起来,用于他改善生活。

拆迁政策比较人性化,村委贴出通知说,如果谁不想要大平层,可以换成几套小的,就像我家这180平,可以换成两套90平的,或者换成一套120平的户型,再换一套60平的。

我和哥哥、丈夫商量了一下,决定要两套90平的,给哥哥一套留着养老的,另一套给弟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些年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扑在了娘家,但是我不想要家里的财产,哥哥身体残疾,他得有养老的房子,弟弟在外工作,家里有车贷房贷,日子也不宽裕。

我们家住在一套60平的顶楼,冬冷夏热,墙角还漏雨,但是我和丈夫都没有动心思要娘家财产。

哥哥说:“妹妹,我这一套以后就留给外甥吧,你辛辛苦苦照顾了我这么多年,这套房子就给孩子吧!”

丈夫却不要哥哥的房子,他说:“哥,搬进新家以后,你安安稳稳地住着就行了,房子有电梯,你出入也比较方便,我们不要你的房子,这房子你就留着养老的。”

那晚吃过饭以后,弟弟突然打来电话,弟弟说:“姐,我不要老家拆迁的房子,这些年,你为咱们这个家付出了太多,这套房子是你应该得到的,我一直在外工作,对家里也没有帮上多少忙,房子必须得给你。”

“姐,我知道你退休金不高,我已经每月给你存了一些钱,等你老了以后,让你安享晚年,姐,在我的心里,你就像母亲一样,以后我会好好孝敬你。”

放下弟弟的电话,我突然泪流满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争着不足让着有余啊,弟弟的胸怀和格局让我钦佩。

父母不在了,我们兄妹三个依然相亲相爱,抱团取暖,血浓于水的亲情永远是人生的主旋律。